中国语境中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路和当代使命——基于科学范式形成及其知识图谱证据的分析

被引:4
作者
赵健 [1 ]
杨晓哲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2]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学习科学; 知识图谱; 中国语境; 学科范式;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8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1205 ;
摘要
本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语境中分析了学习科学发展的成就,提出了当代中国的学习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问题。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本文概括了中国语境下学习科学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蒙学阶段、心理学范式阶段和当下的科学范式初期阶段。继而通过对中英文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对比分析,证实了科学范式初步的发展进程,同时确认中国学习科学还处于一个学科新知生产机制不健全、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尚未凸显的初级阶段,明确指出了中国学习科学发展的当代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从认知科学到学习科学:过去、现状与未来 [J].
李曼丽 ;
丁若曦 ;
张羽 ;
刘威童 ;
何海程 ;
刘惠琴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 39 (04) :29-39
[2]   学习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共同演进——与国际学习科学学会前主席马西娅·林教授对话 [J].
裴新宁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4) :4-12
[3]   学习科学的历史溯源、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 [J].
尚俊杰 ;
裴蕾丝 ;
吴善超 .
教育研究, 2018, 39 (03) :136-145+159
[4]   学习科学与教育变革——2014年学习科学国际大会评析与展望 [J].
郑太年 ;
赵健 ;
王美 ;
裴新宁 ;
任友群 .
教育研究, 2014, 35 (09) :150-159
[5]   学习科学、技术设计与科学教育的整合——用技术增进一致性的科学理解 [J].
王美 .
全球教育展望, 2013, 42 (01) :70-79
[6]   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 [J].
张义兵 ;
陈伯栋 ;
Marlene Scardamalia ;
Carl Bereier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9) :5-12
[7]   美国NSF教育技术项目分析 [J].
顾小清 ;
谢明颖 ;
付世容 .
开放教育研究, 2010, 16 (04) :96-107
[8]   学习科学研究之发展综述 [J].
赵健 ;
郑太年 ;
任友群 ;
裴新宁 .
开放教育研究, 2007, (02) :15-20
[9]   CSCL的原理与基本结构(上) [J].
赵建华 ;
李克东 .
电化教育研究, 2003, (05) :3-7
[10]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J].
郁振华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08)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