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解释:辩护权条款虚化和异化的防线

被引:18
作者
汪海燕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辩护权; 会见权; 调查取证权; 律师伪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新刑事诉讼法对于辩护制度做了重大修改,在辩护人职责、辩护人会见权、阅卷权等方面大大丰富了辩护权的内涵。但是,很多有关辩护权的法律条款规定比较模糊、抽象。为了防止律师辩护权有关条款内容被虚化或者异化,亟待相关的解释对其细化或者明确化。只有作出合理的解释,才有可能守护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关于辩护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律师伪证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J].
汪海燕 .
中国法学, 2011, (06) :69-77
[2]   论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合法性危机 [J].
汪海燕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1) :12-24+158
[3]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问题研究——兼论修订后的《律师法》实施问题 [J].
陈光中 ;
汪海燕 .
中国法学, 2010, (01) :123-133
[6]   形式理性的误读、缺失与缺陷——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J].
汪海燕 .
法学研究, 2006, (02) :113-12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释义与点评[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陈光中, 2012
[8]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9]  
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田口守一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