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品质性状的回交选择导入系挖掘水稻抗纹枯病QTL

被引:20
作者
李芳 [1 ]
程立锐 [1 ]
许美容 [1 ]
周政 [1 ]
张帆 [1 ]
孙勇 [1 ]
周永力 [1 ]
朱苓华 [1 ]
徐建龙 [1 ]
黎志康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2]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回交选择导入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水稻纹枯病抗性; 稻米品质; 株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将优质、抗纹枯病的高秆供体Tarom Molaii和Binam导入半矮秆IR64和特青背景,培育品质性状回交选择构建的4个导入系群体IR64/Tarom Molaii、特青/Tarom Molaii、IR64/Binam和特青/Binam,定位了影响水稻抗纹枯病病级(disease scale,DS)、相对病斑高度(relative lesion height,RH)和株高(plantheight,PH)的QTL。结果表明,4个导入系群体的DS与RH高度正相关,两者与PH呈显著负相关。导入系后代各性状均呈现超亲分离,出现抗性明显优于双亲的抗病个体,其中40%左右属半矮秆抗病类型。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在这4个群体中分别定位到10、8、8和6个影响3个性状的QTL,多数基因座上降低DS和RH即增强抗病性同时增加株高的等位基因均来自两个供体。未在同一供体两个不同背景下检测到影响3个性状的相同QTL,表明抗纹枯病QTL表达有明显的遗传背景效应。PH与DS及PH与RH被定位在同一个显著标记位点的QTL数分别占两个性状QTL总数的38%和52%,表明水稻纹枯病抗性与株高关系密切,两者存在许多连锁位点。与以往相同群体品质性状QTL的定位结果相比,发现品质性状QTL与抗纹枯病QTL大多分布在染色体的不同区域,彼此独立遗传。对利用目标性状选择导入系定位非目标性状QTL的效果、影响因素及育种应用进行了探讨,强调了目标性状选择导入系对非目标性状QTL发掘及育种应用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29 / 17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应用导入系群体进行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剖析 [J].
康乐 ;
李宏 ;
孙勇 ;
卢德城 ;
张帆 ;
黄道强 ;
徐建龙 ;
王志东 ;
朱苓华 ;
高用明 ;
傅彬英 ;
李康活 ;
周永力 ;
周少川 ;
黎志康 .
作物学报, 2008, (09) :1500-1509
[12]   InDel和SNP标记在水稻图位克隆中的应用 [J].
潘存红 ;
王子斌 ;
马玉银 ;
殷跃军 ;
张亚芳 ;
左示敏 ;
陈宗祥 ;
潘学彪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5) :447-453
[13]   水稻品种Jasmine85抗纹枯病主效QTLs的分子标记定位 [J].
潘学彪 ;
邹军煌 ;
陈宗祥 ;
陆驹飞 ;
于恒秀 ;
李海涛 ;
王子斌 ;
M.C.Rush ;
朱立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5) :1629-1635
[14]   CHARACTERIZ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IN CULTIVATED RICE CONTRIBUTING TO FIELD-RESISTANCE TO SHEATH BLIGHT (RHIZOCTONIA-SOLANI) [J].
LI, ZK ;
PINSON, SRM ;
MARCHETTI, MA ;
STANSEL, JW ;
PARK, WD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5, 91 (02) :38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