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重庆市黑碳气溶胶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12
作者:

张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周志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翟崇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陈刚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张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余家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郑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吴莉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重庆市;
黑碳气溶胶;
气象因素;
机动车;
D O I:
10.13671/j.hjkxxb.2014.0137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解影响重庆市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污染的主要气象因素及BC的主要来源,对2012年重庆市BC与主要气象因素及燃煤、机动车产生的SO2、NO x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24 h内BC浓度变化与车流量的关系.结果显示,2012年,重庆市BC年日均浓度为(5.9±2.7)μg·m-3,占PM2.5年日均浓度的7.2%,BC小时浓度较大值出现在6:00—10:00及20:00—23:00.气温和相对湿度对BC浓度的影响不大.影响BC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为风速,风速为0.5~1.5 m·s-1时,BC浓度随着风速增大而减小;当风速超过2 m·s-1时,BC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增加.BC与SO2、NO 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4和0.542(p<0.01),表明重庆市BC与SO2、NO x来源相同,即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且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更大.BC浓度24 h变化与车流量的关系表明,BC浓度日变化除了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外,还受机动车尤其是柴油重型车的影响,因此,需重点控制柴油机动车以控制重庆市区BC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812 / 8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东莞与帽峰山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特征的对比
[J].
陈慧忠
;
吴兑
;
廖碧婷
;
李海燕
;
李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04)
:605-612

陈慧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廖碧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2009年冬季乌鲁木齐大气中黑碳气溶胶观测
[J].
刘新春
;
钟玉婷
;
何清
;
艾力买买提明
;
郭志忠
;
丁国峰
.
环境化学,
2011, 30 (10)
:1818-1819

刘新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钟玉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艾力买买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郭志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丁国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气象站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3]
辽宁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在线连续观测
[J].
王扬锋
;
马雁军
;
陆忠艳
;
周德平
;
刘宁微
;
张云海
;
洪也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10)
:1088-1096

王扬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马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陆忠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周德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刘宁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张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洪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4]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华
;
王志立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6)
:311-317

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志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5]
西安黑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朱崇抒
;
曹军骥
;
沈振兴
;
刘随心
.
中国粉体技术,
2009, 15 (02)
:66-7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振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刘随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6]
广州城区冬季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初探
[J].
陶俊
;
朱李华
;
韩静磊
;
张涛
;
陈来国
;
许振成
.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2)
:53-56

陶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朱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韩静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张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陈来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许振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7]
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冬季黑碳气溶胶特性
[J].
杨溯
;
张武
;
韩晶晶
;
李丽
;
史晋森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66-7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晶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李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中国大陆黑碳气溶胶排放清单
[J].
曹国良
;
张小曳
;
王亚强
;
车惠正
;
陈东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6)
:259-264+317

曹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张小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王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车惠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陈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9]
黑碳气溶胶研究进展Ⅰ:排放、清除和浓度
[J].
许黎
;
王亚强
;
陈振林
;
罗勇
;
任万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4)
:352-360

许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王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陈振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万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10]
2003年秋冬季西安大气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理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J].
曹军骥
;
李顺诚
;
李杨
;
Judith CChow
;
Kochy Fung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2)
:1460-1466

曹军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顺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Judith CChow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Kochy Fun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tmAA Inc.Calabasas,CA,USA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