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成因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

被引:26
作者
高红灿 [1 ,2 ,3 ]
陈发亮 [3 ]
刘光蕊 [3 ]
刘赵峰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
[3]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盐岩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成因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盐的沉积机理研究,主要有"深水成盐"和"浅水成盐"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深水成盐"论者主要依据沉积学、古生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论据,认为其盐是在一定的水深条件下形成的,分层卤水是成盐的基本形式;"浅水成盐"论者主要依据沉积学的论据,认为其盐是湖水持续蒸发浓缩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盐岩物质来源的研究,主要有海水侵入来源、地下深部热卤水来源和地表径流来源3种观点。海水侵入来源论者的主要依据是古生物化石,而其他两种来源论者则主要依据地球化学分析和推测。分析了盐岩研究中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深水成盐"论者的卤水分层成盐模式对东濮凹陷还只是一种假说,"浅水成盐"论者的论据不够全面,两种成盐论者对同一现象的解释存在较大分歧,测试样品的数量、分布及测试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值得考虑,海相化石尚需进一步厘定,海侵通道尚不明确。提出可利用双扩散对流数值模拟、地球化学及沉积学的综合研究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成因作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6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1]   河南省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盐岩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杜海峰 ;
于兴河 ;
陈发亮 .
古地理学报, 2008, (01) :53-62
[2]   东濮凹陷地质特征研究 [J].
周新科 ;
许化政 .
石油学报, 2007, (05) :20-26
[3]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成因 [J].
苏惠 ;
许化政 ;
张金川 ;
曲丽萍 ;
王萍霞 ;
曾探 ;
李桂霞 ;
乔朝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5) :600-605
[4]   陆相盐湖层序地层学研究简述 [J].
胡光明 ;
纪友亮 ;
张亚京 .
盐湖研究, 2006, (01) :55-59
[5]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侵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 [J].
袁文芳 ;
陈世悦 ;
曾昌民 .
沉积学报, 2005, (04) :604-612
[6]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盐岩和膏盐岩的成因 [J].
纪友亮 ;
冯建辉 ;
王声朗 ;
谈玉明 ;
张宏安 ;
王德仁 .
沉积学报, 2005, (02) :225-231
[7]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期湖岸线的变化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J].
纪友亮 ;
冯建辉 ;
王声朗 ;
张宏安 ;
王德仁 .
古地理学报, 2005, (02) :145-156
[8]   东濮盐湖古近系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J].
史忠生 ;
陈开远 ;
史军 ;
何胡军 ;
柳保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44-46
[9]   双扩散对流与成矿元素富集的机制 [J].
杨瑞琰 ;
马东升 ;
鲍征宇 ;
潘家永 ;
曹双林 ;
夏菲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10) :56-62
[10]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通道与储层探新 [J].
吴贤涛 ;
任来义 .
古生物学报, 2004, (01) :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