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冬季大气污染来源分析

被引:33
作者
刘娜 [1 ,2 ,3 ]
余晔 [1 ]
何建军 [1 ,2 ]
赵素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青海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WRF-HYSPLIT模式; 聚类分析; 输送路径; 潜在源区; 兰州;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5.04.04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WRF(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气象数据驱动HYSPLIT4.9(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轨迹模式),结合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和CWT(权重浓度轨迹分析)模拟研究复杂地形下兰州城市尺度大气污染物局地输送特征、潜在源区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2008年影响兰州城区冬季12月空气质量的轨迹可分为5类,输送类型可分为城区内输送和城区外输送.第1、3类轨迹出现频率均大于20%且污染轨迹出现频率均大于38%,是污染物的主要输送路径,对应潜在源区为兰州城关区东北部和榆中县东部,这2个源区对ρ(PM10)的影响最大,对ρ(SO2)的影响最小,对ρ(PM10)、ρ(SO2)和ρ(NO2)的贡献分别超过200、80和60μg/m3.来自榆中县的第4类轨迹和兰州西固区的第5类轨迹易造成大气重污染,而来自皋兰县的第2类轨迹属于清洁轨迹.兰州冬季污染既受局地输送的影响,也与地面天气形势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舟山本岛大气污染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J].
方利江 ;
傅贤康 ;
谢立峰 ;
廖维敏 ;
于姜梅 .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 (10) :1087-1094
[2]   利用轨迹模式研究上海大气污染的输送来源 [J].
王茜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4) :357-363
[3]   兰州春季沙尘过程PM10输送路径及其潜在源区 [J].
刘娜 ;
余晔 ;
陈晋北 ;
何建军 ;
赵素平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4) :477-486
[4]   2001—2007年兰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分析 [J].
陈雷华 ;
余晔 ;
陈晋北 ;
李万源 ;
李江林 .
高原气象, 2010, (06) :1627-1633
[5]  
兰州市PM_(10)污染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余晔;夏敦胜;陈雷华;刘娜;陈晋北;高艳红;.环境科学.2010, 01
[6]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的大气污染输送影响 [J].
王芳 ;
陈东升 ;
程水源 ;
李明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37-642
[7]   兰州山谷大气污染的物理机制与防治对策 [J].
胡隐樵 ;
张强 .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02) :119-122
[8]  
空气污染气象学.[M].蒋维楣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  
聚类分析.[M].方开泰;潘恩沛著;.地质出版社.1982,
[10]  
WRF simulation over complex terrain during a southern California wildfire event.[J].Lu; W.;Zhong; S.;Charney; J. J.;Bian; X.;Liu; S..EN.2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