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困境

被引:5
作者
张红霞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 研究范式; 管理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然面临中西文化的冲突,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范式和管理体制上。我国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而美国众多一流大学则以全球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目标;我国的研究范式深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影响,多以搜集名人名言为佐证,以证明上级政策的可行性为目标,而发达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以基于实际调查所发现的事实为根据,以针砭时弊、提出改革建议为目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扎根于官本位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制,而发达国家已经转入以公平竞争理念为基础的市场主导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 [J].
徐高明 ;
张红霞 .
复旦教育论坛, 2010, 8 (06) :61-66
[2]   “第三部门”失灵——以工会为例 [J].
敖双红 ;
王龙飞 .
政治与法律, 2009, (08) :69-76
[3]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J].
王义遒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03) :99-111+191
[4]   高校德育主体价值取向的矛盾及其文化解析 [J].
李英林 .
社会科学战线, 2008, (03) :262-265
[5]   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冲突及效应分析 [J].
彭忠秋 ;
李仲伟 ;
李正辉 .
理论与当代, 2007, (11) :35-37
[6]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 [J].
杨叔子 ;
余东升 .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6) :1-7
[7]   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J].
张岂之 .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4) :2-4+14
[8]   似曾相识燕归来——评《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 [J].
朱九思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4, (02) :1-2
[9]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回顾与展望 [J].
马越彻 ;
胡建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1) :94-99
[10]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上) [J].
成中英 ;
曹绮萍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1)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