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以湖北省襄阳市尹集乡为例

被引:16
作者
张安录
胡越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贡献分配;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6.04.017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整个环节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明确了土地增值机理及收益分配路径。依据贡献分配理论,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模型,采用湖北省襄阳市尹集乡的一个增减挂钩项目资料进行实证估算,测算表明尹集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区农民、建新区农民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比例分别为47.82%、8.54%、43.64%。基于各个主体的贡献额所确定的土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测算模型,从定量的角度为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改革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项目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科学理论和方法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博弈论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J].
曹昭煜 ;
洪开荣 .
湖南社会科学, 2015, (05) :143-146
[2]   耕地非农化风险及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J].
宋戈 ;
霍圣夫 ;
邹朝晖 .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 (03) :53-61
[3]   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研究 [J].
林瑞瑞 ;
朱道林 ;
刘晶 ;
周鑫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2) :3-8
[4]   中国各省份农地资源价值量估算——基于对农地功能和价值分类的分析 [J].
彭开丽 ;
彭可茂 ;
席利卿 .
资源科学, 2012, 34 (12) :2224-2233
[5]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 [J].
朱一中 ;
曹裕 .
经济地理, 2012, 32 (10) :133-138
[6]   宅基地价值化及其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以义乌经济开发区为例 [J].
阮梅洪 ;
虞晓芳 ;
牛建农 .
规划师, 2010, 26 (09) :98-104
[7]   从要素角度论农转非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J].
高雅 .
前沿, 2010, (10) :76-78
[8]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汪晖 ;
陶然 .
管理世界, 2009, (08) :39-52
[9]   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及其合理性评价——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 [J].
梁爽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1) :4-8
[10]   湖北省农地资源价值研究 [J].
蔡银莺 ;
李晓云 ;
张安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