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各合作方的风险和收益分析

被引:11
作者
于孝建 [1 ]
徐维军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信用再担保; 最优风险分担比例; 贷款放大倍数; 单位风险收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276.3 [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分析再担保合约中银行、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风险和收益关系,得出最优风险分担比例,以及银行和担保机构选择与再担保应合作应满足的条件,最后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贷款放大倍数和再担保费比例对各方风险和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优分担比例与各自获取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成正比;再担保相对于担保机构的分险比越高,再保费比例越高,但应小于再担保前后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比的变化率;较低的贷款利率会降低银行与再担保合作的意愿;贷款放大倍数的增大对再担保各合作方均不利。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小企业贷款中反担保和比例担保机制分析 [J].
熊熊 ;
谭健美 ;
张维 ;
张永杰 ;
杨奕 .
软科学, 2011, 25 (06) :80-85
[2]   我国担保契约的保费费率定价问题 [J].
贾芳琳 ;
黄亚雄 ;
顾海峰 .
经济数学, 2010, 27 (02) :62-66
[3]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逆向选择 [J].
梅强 ;
秦默 ;
顾振伟 .
软科学, 2008, (07) :134-139
[4]   基于相对VaR的信用担保两期定价模型 [J].
钟田丽 ;
尉玉芬 .
运筹与管理, 2008, (02) :142-145
[5]   基于债务展期的担保复合定价理论与方法 [J].
顾海峰 .
系统工程 , 2007, (06) :41-44
[6]   基于最低净现金流要求的信用担保期权定价 [J].
许友传 ;
何佳 .
系统工程 , 2007, (06) :121-123
[7]   基于债务展期的担保风险定价理论及应用 [J].
陈晓红 ;
顾海峰 .
管理评论, 2007, (05) :15-20+63
[8]   不对称信息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 [J].
杨胜刚 ;
胡海波 .
金融研究, 2006, (01) :118-126
[9]   基于VaR模型的信用担保定价方法 [J].
陈晓红 ;
韩文强 ;
佘坚 .
系统工程, 2005, (09) :112-114
[10]   信用担保的两阶段定价模型 [J].
陈富权 ;
沈思玮 .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4, (02) :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