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性——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翠菊 [1 ]
柏群 [2 ]
张文爱 [1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研究中心
[2]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空间相关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估算了中国1997~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排放强度数据,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性。结果显示:(1)我国省域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特征,碳排放强度水平相似区域倾向于集聚分布。(2)经济发展水平、所有权制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提高可以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则会增加区域碳排放强度。(3)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化、能源结构和能源禀赋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以上变量的变动不仅对本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还会通过空间传导机制辐射至周边地区。(4)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是目前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最后,依据所得研究结论,提出了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stagnancy of China’s energy-related CO 2 emissions from 1996 to 1999: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intensity change and scale change.[J].Libo Wu;Shinji Kaneko;Shunji Matsuoka.Energy Policy.2003, 3
[2]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赵巧芝 ;
闫庆友 ;
赵海蕊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1) :9-16
[3]   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的空间计量分析 [J].
付云鹏 ;
马树才 ;
宋琪 .
统计研究, 2015, 32 (06) :67-73
[4]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分析 [J].
仲伟周 ;
张金灿 ;
南士敬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21) :27-31
[5]   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阶段性特征研究 [J].
林伯强 ;
毛东昕 .
金融研究, 2014, (08) :101-117
[6]   中国省域碳强度集群的空间统计分析 [J].
冯宗宪 ;
王凯莹 .
资源科学, 2014, 36 (07) :1462-1468
[7]   城市扩张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研究 [J].
邹薇 ;
刘红艺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3) :1-13
[8]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J].
程叶青 ;
王哲野 ;
张守志 ;
叶信岳 ;
姜会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418-1431
[9]   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 [J].
侯新烁 ;
张宗益 ;
周靖祥 .
世界经济, 2013, 36 (05) :88-111
[10]   基于LMDI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变化因素分解 [J].
张秋菊 ;
王平 ;
朱帮助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 (13) :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