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

被引:47
作者
钞小静 [1 ,2 ]
周文慧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治理体系; 推动机制;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20.11.00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构建黄河流域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需要建立市场协同、利益协同、社会协同、文化协同和生态协同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当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治理模式相对分散、社会治理能力滞后、文化产业动力不足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等多重制约因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市场经济一体化治理体系、利益共享的政府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多层次文化治理体系以及多元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并相应地建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保护治理顶层设计、拓宽基层参与治理渠道、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推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要素自由流动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吗——基于“协调性集聚”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 [J].
王必达 ;
苏婧 .
财贸经济, 2020, 41 (04) :129-143
[2]   市场整合是否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空间收敛 [J].
白俊红 ;
刘怡 .
财贸经济, 2020, 41 (01) :96-109
[3]   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创新研究 [J].
钞小静 .
人文杂志, 2020, (01) :9-13
[4]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性及其模式选择 [J].
任保平 .
人文杂志, 2020, (01) :1-4
[5]   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中国经验与挑战 [J].
张慧君 .
经济学家, 2019, (11) :23-32
[6]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分析框架:补偿主体视角 [J].
郑云辰 ;
葛颜祥 ;
接玉梅 ;
张化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7) :131-139
[8]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 [J].
任保平 ;
文丰安 .
改革, 2018, (04) :5-16
[9]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视角 [J].
潘锦云 ;
范敏 .
经济问题, 2017, (10) :82-88
[10]   生态文明时代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 [J].
温薇 ;
田国双 .
经济问题, 2017, (05)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