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的重构——从功能性师生关系到存在性师生关系

被引:5
作者
李官
机构
[1]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功能性师生关系; 存在性师生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6 [师生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笔者从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个角度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师生关系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这种功能性的师生关系存在很大缺陷。为解决传统师生关系的缺陷,提出师生关系应该由功能性向存在性师生关系转变。存在性的师生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从自然人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从社会人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契约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102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J].
闵容 ;
罗嘉文 .
教学研究, 2006, (01) :26-29
[2]   哈贝马斯的理性重建——交往理性 [J].
胡向明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53-54
[3]   2002年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J].
鲍聪 .
大学教育科学, 2003, (04) :24-27
[4]   师生关系新论 [J].
沈东华 .
教育评论, 2003, (05) :44-47
[5]   哲学解释学阐释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J].
裴立振 .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3, (04) :6-7
[6]   新时期师生关系研究述评 [J].
张健 .
社会科学战线, 2003, (03) :215-220
[7]  
新课程倡导师生“新”关系[N]. 朱宁波.中国教育报. 2002 (004)
[8]  
中国哲学简史[M]. 新世界出版社 , 冯友兰著, 2004
[9]  
教育哲学导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石中英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