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东部降水资源变化特征比较

被引:4
作者
李玲萍 [1 ,2 ]
李岩瑛 [2 ]
奚立宗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3] 甘肃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关键词
河西走廊东部; 平原区; 山区; 降水事件; 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1~2007年河西走廊东部5站(凉州区、民勤、永昌、古浪、乌鞘岭)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不同强度降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7a来,河西走廊东部共出现3次暴雨天气,其中平原区出现2次,山区出现1次,都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总降水日数、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都呈减少趋势,而山区总降水日数、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都呈增加趋势;平原区总雨日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小雨频率的减少,中雨的贡献最小,山区总雨日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小雨频率的增加,大雨的贡献最小;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近47a来总降水强度和小雨、大雨降水强度都表现出一定增强趋势,而中雨强度都有变小的趋势;平原区和山区总降水强度增强主要体现在小雨、大雨降水强度的增强,中雨的贡献很小;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总体都呈增加趋势;平原区小雨、大雨的贡献率总体为增加趋势,中雨贡献率总体呈减少趋势;山区小雨、中雨的贡献率总体呈减少趋势,大雨贡献率总体为增加趋势;平原区年降水量增加主要是小雨和大雨的贡献,山区则主要是大雨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祁连山区2006年夏季降水过程的天气分析 [J].
陈乾 ;
张久林 ;
陈添宇 .
干旱气象, 2008, (04) :22-28
[2]   祁连山东、西部夏季降水量时空分布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J].
陈少勇 ;
董安祥 ;
韩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715-719
[3]   祁连山区空中水资源研究 [J].
张良 ;
王式功 ;
尚可政 ;
杨德保 .
干旱气象, 2007, (01) :14-20+47
[4]   近40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 [J].
孙永亮 ;
李小雁 ;
许何也 .
干旱气象, 2007, (01) :7-13
[5]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J].
任国玉 ;
郭军 ;
徐铭志 ;
初子莹 ;
张莉 ;
邹旭凯 ;
李庆祥 ;
刘小宁 .
气象学报, 2005, (06) :942-956
[6]   近50年来黑河山区汇流区温度及降水变化趋势 [J].
蓝永超 ;
丁永建 ;
康尔泗 .
高原气象, 2004, (05) :723-727
[7]   我国西北地区水的问题综述 [J].
孙国武 .
干旱气象, 2004, (04) :76-81
[8]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9]   关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J].
叶谦 .
干旱气象, 2004, (01) :60-64
[10]   半个世纪以来新疆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 [J].
薛燕 ;
韩萍 ;
冯国华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2) :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