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安全文明”:非传统安全研究——余潇枫教授访谈

被引:12
作者
本刊特约记者
机构
关键词
传统安全; 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思维形式; 非传统安全威胁; 非国家行为体; 国际关系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目前,非传统安全议题在各国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均备受关注,非传统安全研究不仅方兴未艾,而且正在走向体系化和"制度化"。那么,非传统安全研究是如何兴起的?它包含哪些内容?非传统安全研究演进状态如何?西方的非安全研究状况如何?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有哪些理论探索?目前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有哪些不足?如何看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本刊特约记者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甘均先副教授专访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余潇枫教授长期从事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著有《国际关系伦理学》《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中国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理论、范式与思路》(合著)及《边疆安全学引论》(合著),主编有《非传统安全概论》(第二版)、《中国非传统安全蓝皮书》,译著有《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4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共享安全”的理论渊源 [J].
魏志江 .
国际安全研究, 2015, 33 (03) :52-67+156
[2]   从国际战略视角解读可持续安全真谛 [J].
刘江永 .
国际观察, 2014, (06) :1-17
[3]   道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J].
阎学通 .
国际问题研究, 2014, (05) :102-128+130
[4]   共享安全: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中国视域 [J].
余潇枫 .
国际安全研究, 2014, 32 (01) :4-34+157
[5]   “共享安全”:非传统安全的新范式 [J].
余潇枫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 (02) :199-200
[6]   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兼论国际社会共生性 [J].
金应忠 .
国际观察, 2014, (01) :37-51
[8]   中国走向全球强国的外交理论准备——阶段性使命和建构性重点 [J].
杨洁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5) :4-14+155
[9]   另眼看国际关系学关键词语“非传统安全” [J].
靳宜萍 .
现代语文, 2009, (07) :143-145
[10]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3) :69-8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