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菌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4
作者
毛国杰
李占辉
杨家书
田成文
洪卫卫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室
[2] 抚顺市植保站
[3] 大连甘井子区农技推广中心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毒力频率,基因推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6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通过对东北地区小麦白粉菌群体结构分析和小麦生产品种抗病基因推导,明确了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种群构成。其中11号和15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其频率分析达到2921%和3269%。小麦白粉菌毒性基因V1、V3a、V3b、V3c、V5、V7和V8毒力频率较高(>50%),V2、V4a、V4b、V2+6和V21毒力频率较低(5%),V3f、V5+M1i、V6和V17毒力频率变化幅度较大(44%~744%)。推导出辽宁省主栽品种含有的抗病基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与病菌毒性的监测 [J].
段霞瑜 ;
盛宝钦 ;
周益林 ;
向齐君 .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01) :31-36
[2]   中国东北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speer)毒力频率分析 [J].
杨家书,曹远银,王志民,于泉林,杨英慧,杨乃成,齐永志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45-249
[3]   17个小麦品种抗白粉性基因的推导 [J].
郭爱国 ;
赤国彤 ;
霍云萍 ;
李青松 ;
朱之堉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2) :18-22
[4]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菌的侵染循环 [J].
杨家书 ;
葛泉卿 ;
吴畏 ;
吴友三 .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01) :37-42
[5]   用离体活动圃定量估计田间小麦白粉菌和叶锈菌群体变异 [J].
朱建祥 .
安徽农业科学, 1986, (01) :56-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