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层管理到共同体治理:长江经济带流域综合管理的模式转换与法制保障

被引:40
作者
李奇伟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科层管理; 共同体治理;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18.06.008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在科层管理体制下,分割的行政区域管辖和部门管理体制容易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陷入"碎片化"困境,从而偏离流域整体性治理和公共治理要求。为此,需要推动治理模式从科层管理向流域共同体治理转变,使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基于伙伴信任关系与共同利益形成参与、合作、共同担责的流域社会集合体。从法制层面看,为实现流域共同体治理目标,应在借鉴域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推动《长江法》立法进程,构建权义明确、多元融合的共同体治理主体制度,形成中央引导、流域管理机构协调、地方参与的磋商合作制度,构建完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制度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为流域共同体治理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内涵探析 [J].
王社坤 ;
苗振华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1) :26-41
[3]   关于长江立法的思考 [J].
吕忠梅 ;
陈虹 .
环境保护, 2016, 44 (18) :32-38
[4]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下对我国水权的再审视——基于中国、德国与欧盟水治理的比较视野 [J].
沈百鑫 ;
刘伟 ;
陈丽萍 .
国土资源情报, 2016, (07) :6-14
[5]   包容性治理:社会治理的新思路 [J].
徐倩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5, (04) :17-25
[7]   论利益衡平视域下生态补偿规则的法律形塑 [J].
李奇伟 ;
李爱年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3) :91-95
[8]   德国湖泊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上) [J].
沈百鑫 .
水利发展研究, 2014, 14 (05) :72-79
[10]   环境风险行政规制的断裂与统合 [J].
刘超 .
法学评论, 2013, 31 (03)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