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甲基支链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研究

被引:7
作者
卢鸿
孙永革
彭平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双峰型正构烷烃; 单甲基支链烷烃; 单体碳同位素组成; 母质来源;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3.02.028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轮南 14井三叠系油砂中烷烃类呈双峰型分布 ,前峰型正构烷烃 (n C1 2 ~ n C2 2 )单体碳同位素较轻 (- 33.72‰~ - 32 .84‰ ) ;后峰型正构烷烃 (n C2 3~ n C32 )单体碳同位素略重 (- 32 .0 2‰~ - 30 .90‰ ) ,反映两种不同生源的生烃贡献。同时 ,在后峰型正构烷烃之间检测到了丰富的单甲基支链烷烃系列化合物 ,该类化合物与后峰型正构烷烃具有相同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 (- 30 .5 2‰~ - 31.6 4‰ ) ,指示二者具有共同的母质成因。文献及实测单体碳同位素组成表明单甲基支链烷烃属细菌等微生物来源 ,因此 ,对传统的双峰型分布中后峰正构烷烃属高等植物来源的认识提出置疑。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某些现代生物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研究 [J].
张林晔 ;
李钜源 ;
李祥臣 ;
单梅 ;
王新洲 ;
王铁冠 ;
黄第藩 .
科学通报, 1998, (22) :2441-2444
[2]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有机质中支链烷烃的化学结构及地球化学意义 [J].
王春江 ;
夏燕青 ;
张中宁 ;
傅家谟 ;
盛国英 .
地球化学, 1997, (01) :73-77+81-85
[3]   关于我国东部某些现代沉积物正构烷特征与物质来源的讨论 [J].
丁雅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1) :96-103
[4]   Mid-chain branched alkanoic acids from "living fossil" demosponges:: a link to ancient sedimentary lipids? [J].
Thiel, V ;
Jenisch, A ;
Wörheide, G ;
Löwenberg, A ;
Reitner, J ;
Michaelis, W .
ORGANIC GEOCHEMISTRY, 1999, 30 (01) :1-14
[5]  
油气勘探与油藏地球化学.[M].林壬子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6]  
下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有机地球化学.[M].包建平等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7]  
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研究.[M].王铁冠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