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2 条
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些研究进展
被引:182
作者:
王亚韡
蔡亚岐
江桂斌
机构:
[1]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斯德哥尔摩公约;
多溴联苯醚;
全氟化合物;
短链氯化石蜡;
硫丹;
六溴环十二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9年5月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四届会议(COP-4)决定将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全氟辛基磺酰氟、商用五溴联苯醚、商用八溴联苯醚、开蓬、林丹,五氯苯,α-六六六、β-六六六、六溴联苯等九种化学物质新增列入公约附件A、B或C的受控范围.目前,相关领域专家正在进行包括短链氯化石蜡(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硫丹(Endosulfans)及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等化学品的评估以决定是否在下次会上讨论并最终进入受控名单.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目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同时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工作的进展,我国正面临履约及削减控制POPs的挑战.对于新增POPs,我国已陆续启动了相关的研究项目对其污染源解析、演变趋势、运移规律、生物累积及毒性效应等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介绍我国在新增POPs方面的部分研究进展并展望我国履约所面临的科研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23
页数:2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