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治理现代化:功能定位、情境描绘和体系建构

被引:11
作者
李建华 [1 ,2 ]
李天峰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省域治理; 国家治理; 治理现代化; 政府职能; 体制创新;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21.04.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的中间环节,省域治理兼具国家治理规范和基层治理创新双重特征,成为分担中央治理风险和激发地方治理效能的责任担当。已有研究对省域治理现代化缺乏充分的学术建构,亟须对其基本属性和构成要素进行学理阐释。省域治理现代化将省域各级政府作为治理单元,立足省级政府的科层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以区划调整为核心的治理空间、以财政关系为关键的治理能力、以技术赋能为抓手的治理工具等三个维度的构成要素,为其实施提供路径参考。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需建立统筹资源整合与个人发展的空间治理格局,完善事权、财权与支出责任一致的依法治理体系,引领条块协调治理与科层规制的技术治理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空间—权力”动态匹配:尺度跃迁视野下珠三角地方政区空间治理模式与变革展望 [J].
黄柔柔 ;
洪世键 .
公共行政评论, 2020, 13 (04) :41-57+205
[2]   中国省域空间集聚结构对霾污染的影响——基于2000~2013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钟顺昌 ;
闫程莉 ;
任娇 ;
刘秀丽 .
中国环境科学, 2020, 40 (06) :2758-2769
[3]   市域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结构功能与路径选择 [J].
杨磊 ;
许晓东 .
改革, 2020, (06) :19-29
[4]   条线下沉与权责失衡:社区治理内卷化的一种解释 [J].
赵吉 .
城市问题 , 2020, (05) :81-87
[5]   市域社会治理: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 [J].
陈成文 ;
张江龙 ;
陈宇舟 .
江西社会科学, 2020, 40 (01) :228-236
[6]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J].
徐汉明 .
理论探索, 2020, (01) :13-22
[7]   “国家在场”的社会治理:理念反思与现实观照 [J].
陶秀丽 .
学习与实践, 2019, (09) :112-117
[8]   分权程度省际差异、财政压力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以地方政府间权责安排为视角 [J].
孙开 ;
张磊 .
财贸经济, 2019, 40 (08) :18-32
[9]   行政区划调整如何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动因、类型与方向 [J].
纪小乐 ;
魏建 .
齐鲁学刊, 2019, (03) :109-116
[10]   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基于中国环境领域的实践案例 [J].
关婷 ;
薛澜 ;
赵静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