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不混溶性和流体包裹体

被引:84
作者
卢焕章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Univesity of Quebec at Chicoutimi,Chicoutimi GH
关键词
流体不混溶; 流体包裹体; 花岗岩; 伟晶岩; 岩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4 [岩石物理与岩石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多数流体包裹体是捕获于均匀体系,但有一部分包裹体捕获自非均匀体系(不混溶体系)。在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混溶的过程,这包括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之间,岩浆与热液,岩浆与CO2,盐水溶液与CO2等。液体的不混溶性对于成矿作用十分重要,这方面有3个典型的例子,第一个是金矿的成矿作用与NaCl-H2O-CO2体系流体的不混溶有着重大的关系;第二个例子是斑岩铜矿;第三个例子是伟晶岩,发现在伟晶岩演化和成矿作用中存在着岩浆和热液的不混溶作用。实际上不混溶的大部分证据是从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中获得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来确定哪些包裹体是从不混溶过程中捕获的。这种捕获于不混溶过程中的流体包裹体怎么来确定他的Th和成分。这种捕获于不混溶过程中的流体包裹体怎么与"卡脖子""拉伸作用"中捕获的包裹体和捕获自均匀体系的流体包裹体相区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253 / 12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地幔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J].
卢焕章 .
岩石学报, 2008, 24 (09) :1954-1960
[2]   流体包裹体组合对测温数据有效性的制约及数据表达方法 [J].
池国祥 ;
卢焕章 .
岩石学报, 2008, 24 (09) :1945-1953
[3]   CO2流体与金矿化: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J].
卢焕章 .
地球化学, 2008, (04) :321-328
[4]   NaCl-CaCl2-H2O体系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及其冷冻后的熔融行为研究 [J].
丁俊英 ;
倪培 .
岩石学报, 2007, (09) :2039-2044
[5]   胶东乳山脉状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 [J].
胡芳芳 ;
范宏瑞 ;
沈昆 ;
翟明国 ;
金成伟 ;
陈绪松 .
岩石学报, 2005, (05) :1329-1338
[6]   高盐度、高温和高成矿金属的岩浆成矿流体——以格拉斯伯格Cu-Au矿为例 [J].
卢焕章 .
岩石学报, 2000, (04) :465-472
[7]   山东玲珑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 [J].
卢焕章 ;
J.Guha ;
方根保 .
地球化学, 1999, (05) :421-437
[8]   岩浆-流体过渡和阿尔泰三号伟晶岩脉之成因 [J].
卢焕章 ;
王中刚 ;
李院生 .
矿物学报, 1996, (01) :1-7
[9]   流体相分离的深度(压力)-温度场特征及其对热液矿床定位的意义 [J].
池国祥 ;
卢焕章 .
矿物学报, 1991, (04) :355-362
[10]   从包裹体研究探索太古代一些金矿的成矿机理 [J].
卢焕章 .
矿物学报, 1991, (04) :28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