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国土开发强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44
作者
沈春竹 [1 ,2 ]
谭琦川 [3 ]
王丹阳 [3 ]
陈逸 [3 ]
黄贤金 [3 ]
机构
[1] 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2]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国土开发强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 开发建设适宜性;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运用特尔斐法、线性拟合预测、Kaya分解模型和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测算未来各地市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可承载国土开发强度,进而识别影响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资源环境要素对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的约束作用呈现显著差异,水资源对国土开发的承载水平总体稍高于环境承载水平,而碳峰值承载水平为三者最低;(2)"不适宜"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湖泊湿地和沿海滩涂地区,"适宜"开发区则以苏锡常环太湖一线、宁镇扬盐沿长江一线和滨海沿线为轴带集聚分布;(3)各地市未来可承载国土开发强度呈现地域性、时间性和结构性差异,苏南地区主要面临环境和碳排放的双重约束,苏中和苏北则受水、环境和碳排放的交替约束。国土开发强度承载水平预测可为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用地规模调控与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276 / 128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化 [J].
王恒博 ;
姚顺波 ;
郭亚军 ;
赵敏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 (10) :2316-2327
[2]   中国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方法述评 [J].
李扬 ;
汤青 .
地理研究, 2018, 37 (08) :1655-1670
[3]   区域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耦合关系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J].
卫思夷 ;
居祥 ;
荀文会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7) :58-65
[4]   基于土地开发强度的长春市城市空间效率分异研究 [J].
张鹏 ;
张栩嘉 ;
刘勇 ;
叶亚丽 ;
胡宇鑫 ;
吴彩鹤 .
地理科学, 2018, 38 (06) :895-902
[5]   东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演变的空间分异机制 [J].
刘艳军 ;
于会胜 ;
刘德刚 ;
祝丽媛 .
地理学报, 2018, 73 (05) :818-831
[6]   土地承载力研究范式的变迁、分化及其综论 [J].
靳相木 ;
李陈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3) :526-540
[7]   长江经济带土地开发均衡度及限度评价研究 [J].
张竞珂 ;
陈逸 ;
黄贤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12) :1945-1953
[8]   江苏省土地开发度与利用效益的空间特征及协调分析 [J].
杨清可 ;
段学军 ;
李平星 ;
王磊 .
地理科学, 2017, 37 (11) :1696-1704
[9]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时空特征分析 [J].
谭术魁 ;
刘琦 ;
李雅楠 .
中国土地科学, 2017, 31 (11) :40-46
[10]   中国土地利用强度及其承载力研究(英文) [J].
闫慧敏 ;
刘芳 ;
刘纪远 ;
肖向明 ;
秦元伟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7, 27 (04) :38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