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层状地貌与高原抬升

被引:33
作者
周德全
刘秀明
姜立君
刘春茹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夷平面; 河流阶地; 层状洞穴; 贵州高原; 抬升;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5.02.013
中图分类号
P931.2 [构造地貌学]; P5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各种层状地貌是地貌演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们记录了区域地貌、地质、环境及气候变化等地球内外动力的演变。深入研究贵州高原的各种层状地貌的形成、变形及时代,可以弥补缺乏沉积记录等代用指标的不足,具有重建贵州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历史的重大意义。文章总结了有关贵州夷平面、河流阶地、洞穴等各种层状地貌等零星的研究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旨在构筑贵州新生代区域构造抬升、地质环境演化基本轮廓;与此同时,依据贵州喀斯特的特殊性,提出各级地貌面上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综合对比以及年代学研究是深化贵州层状地貌和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贵州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次生石英的裂变径迹测年研究 [J].
王世杰 ;
刘秀明 ;
张峰 .
地球化学, 2005, (01) :33-40
[2]   青藏高原层状地貌与高原隆升 [J].
潘保田 ;
高红山 ;
李炳元 ;
李吉均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50-57+133
[3]   关于夷平面的科学问题——兼论青藏高原夷平面 [J].
潘保田 ;
高红山 ;
李吉均 .
地理科学, 2002, (05) :520-526
[4]   贵州的多级剥夷面 [J].
秦守荣 ;
张慧 ;
王天华 .
贵州地质, 2002, (02) :86-92
[5]  
湘桂黔滇藏红色岩溶风化壳的性质与夷平面的形成环境[J]. 崔之久,李德文,刘耕年,冯金良,张威.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6]   夷平面研究的再评述 [J].
崔之久 ;
冯金良 ;
刘耕年 ;
李德文 .
科学通报, 2001, (21) :1761-1768
[7]   贵州高原喀斯特区地文期辨析 [J].
李兴中 .
贵州地质, 2001, (03) :182-186
[8]   覆盖型岩溶、风化壳与岩溶(双层)夷平面 [J].
崔之久 ;
李德文 ;
冯金良 ;
刘耕年 ;
李洪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6) :510-519+530
[9]   祁连山东段沙沟河阶地的年代与成因 [J].
潘保田 ;
邬光剑 ;
王义祥 ;
刘志刚 ;
管清玉 .
科学通报, 2000, (24) :2669-2675
[10]   湘桂黔滇藏一线覆盖型岩溶地貌特征与岩溶(双层)夷平面 [J].
李德文 ;
崔之久 ;
刘耕年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0, (04) :289-29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