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金矿区碱性斑岩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64
作者
徐兴旺
蔡新平
宋保昌
张宝林
应汉龙
肖骑彬
王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碱性斑岩; 洞穴岩浆作用; 混积岩; 39Ar/40Ar年龄; 地球化学; 成因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33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报道了在北衙金矿区新发现的含矿石英钠长斑岩的特征以及某些罕见的地质现象,如石英正长斑岩侵位于岩溶洞穴,黑云正长斑岩侵位于未固结河湖相沉积物中,并形成诸如微晶与玻璃质基质共生和斑岩与围岩混积等奇特结构构造,并给出了矿区斑岩系统的39Ar/40Ar年龄。年龄结果显示:石英钠长斑岩形成于第三纪早期、年龄为65.56Ma,石英正长斑岩形成于25~33Ma之间,黑云正长斑岩侵位于上新世、两个岩体黑云母的年龄分别为3.66Ma和3.78Ma。矿区石英钠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和黑云正长斑岩均为碱性斑岩,具有一些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岩石中(K2O+Na2O)>10%,SiO2>67%,富轻稀土、与OIB相似的REE稀土分配模式,Sr>400×10-6,87Sr/86Sr>0.707。矿区碱性斑岩的REE组成和Nd-Sr-Pb同位素组成显示斑岩成因于含有大洋岛屿玄武岩(OIB)、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正常沉积岩和上地幔(EMII+PREMA)组分的混合源,我们进一步推断北衙矿区碱性斑岩和滇西其它第三纪碱性斑岩一样成因于被掩埋的古金沙江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与其上覆上地幔之间因印度-亚洲大陆俯冲-碰撞而导致的强烈剪切变形所引起和形成的熔体的上侵。
引用
收藏
页码:631 / 6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青藏高原东缘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构造模式 [J].
侯增谦 ;
钟大赉 ;
邓万明 .
中国地质, 2004, (01) :1-14
[2]   滇西北衙地区热水岩溶作用及其伴生的地质灾害 [J].
徐兴旺 ;
蔡新平 ;
肖骑彬 ;
梁光河 ;
张宝林 ;
王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912-920
[3]   云南北衙表生金矿形成与保存探讨 [J].
肖骑彬 ;
蔡新平 ;
徐兴旺 .
矿床地质, 2003, (04) :401-407
[4]   滇西六合地区新生代正长斑岩中深源包体的矿物学特征与成因意义 [J].
赵欣 ;
莫宣学 ;
喻学惠 ;
吕伯西 ;
张瑾 .
地学前缘, 2003, (03) :93-104
[5]   北衙万硐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刘建云 .
黄金, 2003, (09) :10-12
[6]   云南省北衙金矿床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 [J].
晏建国 ;
崔银亮 ;
陈贤胜 .
地质与勘探, 2003, (01) :10-13
[7]   滇西大理-剑川地区钾玄质岩浆作用:后碰撞走滑拉伸环境岛弧型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J].
王建 ;
李建平 ;
王江海 .
岩石学报, 2003, (01) :61-70
[8]   北衙矿产资源开发和特异地质现象保护 [J].
蔡新平 ;
徐兴旺 ;
梁光河 ;
张宝林 ;
王杰 ;
肖骑彬 .
矿床地质, 2002, 21(S1) (S1) :1112-1115
[9]   富碱斑岩中超镁铁深源包体岩石的矿物学特征 [J].
刘显凡 ;
刘家铎 ;
阳正熙 ;
张成江 ;
吴德超 ;
李佑国 .
矿物学报, 2002, (03) :289-295
[10]   点苍山新生代推覆构造的确立及其地质意义 [J].
沙绍礼 .
云南地质, 2002, (03) :2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