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过程的植物叶片δ13C值变化及其环境分析

被引:8
作者
杜雪莲
王世杰
葛永罡
容丽
罗绪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δ13C值; 水分利用效率; 小流域;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测定了贵州高原喀斯特小流域内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几种乡土种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旨在从小流域尺度上探讨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植物δ13C值的变化及影响植物δ13C值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石漠化过程中,生境逐渐由低光、高水分环境向高光、低水分环境转变;植物群落δ13C值随石漠化的发展显著增加,即群落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石漠化发展显著提高;植物种也基本呈现出随着石漠化进行其δ13C值趋正的趋势,说明随着水分可利用性的降低,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所研究的植物的δ13C值的种内差异不同,反应了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对环境变化的不同响应;轻度石漠化坡面上坡和中坡植物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而上坡和下坡、中坡和下坡间植物δ13C值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度石漠化坡面不同坡位间植物δ13C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正是喀斯特地区特殊的二元结构水文系统以及其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的体现;通过对各种石漠化样地植物的δ13C值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得出,水分和光照是影响该区植物δ13C值变化的主控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31]   黔中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上覆土壤CO2来源的对比研究 [J].
黎廷宇 ;
王世杰 ;
郑乐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777-782
[32]   云南西双版纳片断化热带雨林植物叶片δ13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 [J].
渠春梅 ;
韩兴国 ;
苏波 ;
黄建辉 ;
蒋高明 .
植物学报, 2001, (02) :186-192
[33]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叶片中δ13C值的种间差异及时空变化 [J].
严昌荣 ;
韩兴国 ;
陈灵芝 ;
黄建辉 ;
苏波 .
植物学报, 1998, (09) :76-82
[34]   植物碳同位素分馏作用与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J].
李相博 ;
陈践发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3) :70-75
[35]   27种乔灌木水分生态生理及耐临时性干旱的多种途径初探 [J].
何梅 .
贵州林业科技, 1998, (01) :17-24+65
[36]  
Foliar δ 13 C within a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spatial, temporal, and species sources of variation[J] . C. T. Garten,G. E. Taylor.Oecologia . 1992 (1)
[37]   CORRELATIONS BETWEEN CARBON ISOTOPE RATIO AND MICROHABITAT IN DESERT PLANTS [J].
EHLERINGER, JR ;
COOPER, TA .
OECOLOGIA, 1988, 76 (04) :562-566
[38]   LEAF CARBON ISOTOPE AND MINERAL-COMPOSITION IN SUBTROPICAL PLANTS ALONG AN IRRADIANCE CLINE [J].
EHLERINGER, JR ;
FIELD, CB ;
LIN, ZF ;
KUO, CY .
OECOLOGIA, 1986, 70 (04) :520-526
[39]  
The photosynthetic pathway types of some desert plants from India, Saudi Arabia, Egypt, and Iraq[J] . H. Ziegler,K. H. Batanouny,N. Sankhla,O. P. Vyas,W. Stichler.Oecologia . 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