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地幔柱成矿系统: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
被引:100
作者:
胡瑞忠
陶琰
钟宏
黄智龙
张正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贵州贵阳,贵州贵阳,贵州贵阳,贵州贵阳
来源:
关键词:
峨眉山地幔柱;
成矿系统;
岩浆硫化物矿床;
VTi磁铁矿矿床;
玄武岩型铜矿;
铅锌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幔柱沟通了地核、地幔、地壳各个圈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提供了板内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学机制。峨眉山地幔柱是晚古生代全球最显著的地幔柱活动之一,形成了多种有重大资源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对几种典型矿床类型的产出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地幔柱成矿系统中各种成矿作用与地幔柱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及成矿机理。(1)通过对部分典型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特征分析,揭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不同矿化特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于统一的地幔柱岩浆活动体系,并与峨眉山玄武岩为同源演化关系,岩浆演化过程及硫化物熔离富集过程存在的差异造成了矿化类型的变异。(2)对攀西地区4个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进行了详尽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论述了成矿岩浆的性质、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及成岩演化过程和成矿模式,表明成矿母岩浆来自于地幔柱,但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提出岩浆的多次补给混合及结晶锋面上发生的双扩散造成的液态分层导致了韵律条带矿石的形成。(3)阐述了滇黔相邻地区玄武岩型自然铜和黑铜矿铜矿化现象,指出玄武岩岩浆气液阶段的自变质作用和玄武岩构造变质热液蚀变改造作用两种方式造成铜矿化富集,岩浆气液阶段的自变质作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