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第四纪变形

被引:8
作者
李安 [1 ]
杨晓平 [1 ]
黄伟亮 [1 ]
伊力亚尔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逆断裂-褶皱带; 第四纪; 缩短量; 缩短速率; 天山; 焉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焉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天山山间的重要坳陷区,盆地北缘发育的和静逆断裂-褶皱带是一条现今活动强烈的逆断裂-褶皱带,对其第四纪以来缩短量和隆升量的计算有利于分析该区域的构造活动情况,对缩短速率和隆升速率的估计可以与天山造山带其他区域的活动速率进行横向对比,从而反映出焉耆盆地在天山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作用。在深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对背斜形态完整、构造样式简单的和静逆断裂-褶皱带,利用地表可获得的地层和断层产状,通过恢复褶皱几何形态,计算褶皱的缩短量、隆升量和断层滑动量,得到逆断裂-褶皱带早更新世晚期(1.8Ma)、中更新世(780ka)和晚更新世中期(80ka)以来的缩短量分别为1.79km、0.88km和26m,初步估计的缩短速率分别为0.99mm/a、1.13mm/a和0.33mm/a。显示和静逆断裂-褶皱带自开始形成以来构造活动强度并不一致。与地壳形变观测结果对比,作为南天山东段最主要的坳陷区,焉耆盆地吸收了这一区域(86°~88°E)的大部分地壳缩短,且主要表现为盆地北缘新生逆断裂-褶皱带的强烈变形。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5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形成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蔡佳
    王华
    赵忠新
    陈少平
    杨道庆
    林社卿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4) : 555 - 563
  • [2] 天山山前主要推覆构造区的地壳缩短
    杨晓平
    邓起东
    张培震
    徐锡伟
    [J]. 地震地质, 2008, (01) : 111 - 131
  • [3] 柯坪推覆构造中的几个新生褶皱带阶地变形测量与地壳缩短
    杨晓平
    冉勇康
    程建武
    陈立春
    徐锡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0) : 905 - 913
  • [4] 西南天山柯坪推覆构造东段晚第四纪变形样式与缩短速率
    冉勇康
    杨晓平
    徐锡伟
    程建武
    陈立春
    [J]. 地震地质, 2006, (02) : 179 - 193
  • [5] 南天山山前复杂褶皱的构造形态分析:以库车秋里塔克背斜和柯坪八盘水磨背斜为例
    汪新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4) : 568 - 576
  • [6] 天山现今地壳运动的形变场分析
    王晓强
    李杰
    王琪
    Alexander Zubovich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03) : 63 - 68
  • [7] 中国新疆天山博阿断裂晚第四纪右旋走滑运动特征
    沈军
    汪一鹏
    李莹甄
    姜慧
    向志勇
    [J]. 地震地质, 2003, (02) : 183 - 194+349
  • [8] 焉耆盆地活动构造的遥感图像特征
    郭建明
    傅碧宏
    林爱明
    狩野谦一
    完山正
    [J]. 地震地质, 2003, (02) : 195 - 202
  • [9] 焉耆盆地活动断层的晚第四纪右行走滑
    林爱明
    傅碧宏
    狩野谦一
    丸山正
    郭建明
    [J]. 新疆地质, 2003, (01) : 103 - 115
  • [10]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附视频
    汪新
    贾承造
    杨树锋
    [J]. 地质科学, 2002, (03) : 372 -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