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浆期间土壤含水量对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陶龙兴
王熹
黄效林
闵绍楷
程式华
不详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 杭州
[4] 杭州
关键词
水稻; 旱作法; 土壤含水量; 根系; 生理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可控条件下设计水稻灌浆期间灌溉稻田旱作的不同灌溉方法,形成了3种土壤含水量,观察对水稻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灌溉方式的异同(土壤含水量异同)都不能改变随水稻花后生长中心转移、籽粒逐步灌浆、稻株渐熟及其伴生的根系生理活性的下降趋势,且水稻旱作此过程更强烈。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始穗至收获约有45d,此间增灌1次——齐穗后21d即灌即排,使土壤基本达到饱和田间持水量,对根系呼吸强度与根系伤流量下降的缓解作用十分显著,但对根系伤流液中玉米素含量的下降趋势影响甚微。增灌1次的生理效果在于延缓根系的衰老,由此而产生的产量效果是提高水稻弱势粒群的灌浆功能,但对强势粒群的结实影响不大。因此,在本旱作技术中过分强调燥田割稻,而忽视维持水稻灌浆期适度土壤水分的做法不妥。
引用
收藏
页码:1616 / 16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技术要素及产量形成 [J].
王熹 ;
陶龙兴 ;
黄效林 ;
闵绍楷 ;
程式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4) :502-509
[2]   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的结实特性与生理基础 [J].
王熹 ;
陶龙兴 ;
黄效林 ;
俞美玉 .
作物学报, 2003, (04) :530-533
[3]   旱种水稻生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J].
杨建昌 ;
王志琴 ;
刘立军 ;
郎有忠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2, (01) :11-17
[4]   初论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 [J].
王熹 ;
陶龙兴 ;
徐仁胜 ;
田淑兰 .
作物学报, 2001, (06) :980-985
[5]   水稻结实期籽粒和根系中玉米素与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J].
杨建昌 ;
彭少兵 ;
顾世梁 ;
R. M.Visperas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1, (01) :35-42
[6]   粒粒饱对水稻的生物效应 [J].
陶龙兴 ;
黄效林 ;
王熹 ;
俞美玉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2) :30-34
[7]   水稻覆膜旱作的生态生理效应 [J].
黄义德 ;
张自立 ;
魏凤珍 ;
李金才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50-53
[8]   旱种水稻生产概况及栽培技术 [J].
张让康 ;
刘本坤 .
湖南农业科学, 1988, (02) :30-32
[9]   棉株根系伤流中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J].
丁静 ;
沈镇德 .
植物生理学报, 1985, (03) :24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