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动的碳减排效应:动态累积与空间差异

被引:4
作者
张伟 [1 ]
王韶华 [2 ]
机构
[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学院
[2]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产值变动; 碳减排; 动态累积作用; 区域间投入产出关系;
D O I
10.19361/j.er.2015.04.003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构建了反映各区域不同产业产值变动与国家、区域自身以及其他区域碳强度动态关系的数理模型,研究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全局和局部动态累积碳减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区域第一产业产值增加降低碳强度的作用稍大于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发展对GDP的贡献要小于其对CO2排放量的影响;从即期效应看,西南区域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和第二产业产值减少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较大,南部沿海第三产业产值变动碳减排效应也较大,此区域对全国碳减排目标实现区域有较大动态累积作用;京津区域为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动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区域,从累积效果看,西南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碳减排潜力较大。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碳排放易受其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区域碳排放空间转移特征及其经济溢出效应 [J].
孙立成 ;
程发新 ;
李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8) :17-23
[2]   中国区域碳排放绩效评估及减碳潜力研究 [J].
曹珂 ;
屈小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8) :24-32
[3]   产业投资变动与边际碳生产力的作用关系及实证研究 [J].
张伟 ;
王韶华 ;
初钊鹏 ;
高睿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 (05) :49-53
[4]   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及贡献度分析 [J].
郝珍珍 ;
李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10) :1664-1673
[5]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基于广义GFI的指数分解 [J].
范丹 ;
王维国 .
系统工程, 2012, (11) :48-54
[6]   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J].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15-20
[7]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唐志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670-676
[8]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9]  
Energy-saving potential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of Taiwan[J] . Shyi-Min Lu,Ching Lu,Kuo-Tung Tseng,Falin Chen,Chen-Liang Chen.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 2013
[10]  
Change in CO 2 emission and its transmissions between Korea and Japan using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J] . Hae-Chun Rhee,Hyun-Sik Chung.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