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稻氮素积累分配及碳氮比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刘利 [1 ]
雷小龙 [1 ]
黄光忠 [2 ]
刘代银 [3 ]
任万军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 郫县农村发展局
[3] 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水稻; 机直播; 机插; 穴苗数; 氮素; 碳氮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氮素吸收与积累是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步伐随之加快,机械化播栽使杂交籼稻的生长发育和各生育阶段所处环境发生了改变,但针对其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探讨机械化播栽条件下杂交稻的氮素积累、分配及碳氮比特点。【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播栽方式,共3个水平,分别为机械精量穴直播、机插和常规手插;副因素为穴苗数,设2个水平,分别为低穴苗数和高穴苗数。研究播栽方式和穴苗数对杂交稻氮素积累、分配及碳氮比的影响。【结果】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及碳氮比产生了明显影响,与常规手插相比,机械精量穴直播显著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量,同时提高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能力。机插植株含氮量在抽穗期显著高于手插,并能在拔节期保持较高的植株氮素积累量。不同播栽方式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量、氮素表观转运率以及氮素转运贡献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偏生力表现为常规手插>机插>机械精量穴直播,而穗部氮素增加量和百千克籽粒吸氮量则为机械精量穴直播>常规手插>机插,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表现为机插>常规手插>机械精量穴直播。水稻植株全碳含量及植株碳氮比在各主要生育时期内均受播栽方式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机械化播栽方式配合低穴苗数能加强成熟期各器官碳氮比,配合高穴苗数处理能显著提高杂交稻抽穗期穗碳氮比,并且能够促进碳素在植株内的转化和分配。【结论】机械化播栽方式虽降低了拔节期植株全碳含量及植株碳氮比,但可显著提高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量,提高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能力,有利于杂交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和植株体内碳氮代谢的平衡,因而获得高产高效。
引用
收藏
页码:831 / 84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种植方式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J].
刘利 ;
雷小龙 ;
王丽 ;
邓飞 ;
刘代银 ;
任万军 .
作物学报, 2013, 39 (08) :1434-1444
[2]   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 [J].
张自常 ;
李鸿伟 ;
曹转勤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13, 39 (01) :84-92
[3]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Ⅱ优498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J].
邓飞 ;
王丽 ;
任万军 ;
刘代银 ;
杨文钰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20) :4310-4325
[4]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 [J].
霍中洋 ;
李杰 ;
张洪程 ;
戴其根 ;
许轲 ;
魏海燕 ;
龚金龙 .
作物学报, 2012, 38 (10) :1908-1919
[5]   麦茬长秧龄条件下氮肥对机插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J].
胡剑锋 ;
张培培 ;
赵中操 ;
任万军 ;
杨文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6) :1318-1326
[6]   两种生态条件下氮素调控对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J].
李旭毅 ;
孙永健 ;
程洪彪 ;
郑宏祯 ;
刘树金 ;
胡蓉 ;
马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773-781
[7]   水稻碳氮代谢研究进展 [J].
阳剑 ;
时亚文 ;
李宙炜 ;
陶优生 ;
唐启源 .
作物研究, 2011, 25 (04) :383-387
[8]   氮肥运筹和栽培方式对杂交籼稻Ⅱ优498结实期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李旭毅 ;
孙永健 ;
程宏彪 ;
郑洪帧 ;
杨志远 ;
贾现文 ;
刘树金 ;
胡蓉 ;
马均 .
作物学报, 2011, 37 (09) :1650-1659
[9]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J].
李杰 ;
张洪程 ;
常勇 ;
龚金龙 ;
郭振华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高辉 .
作物学报, 2011, 37 (07) :1235-1248
[10]   基蘖肥与穗肥氮比例对双季稻产量和碳氮比的影响 [J].
林忠成 ;
李土明 ;
吴福观 ;
张洪程 ;
戴其根 ;
叶世超 ;
郭宏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2) :26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