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西南纳木那尼峰地区第四纪以来的冰川演化

被引:6
作者
杨建强 [1 ]
易朝路 [1 ]
LAOwen [2 ]
NDavis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Department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第四纪; 冰川演化; 纳木那尼峰; 槽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藏西南纳木那尼峰地区第四纪以来经历了多阶段的冰川演化,遗留了各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冰川堆积地貌和冰川侵蚀地貌。文章通过对各阶段冰积地貌的分布范围、特征的描述,并根据保存程度确定其相对地貌年龄,初步认为本地区第四纪以来倒数第3次冰期发育了规模最大的冰原冰川,倒数第2次冰期时冰原缩小并逐渐解体,末次冰期以来完全解体为山谷冰川。根据本地区槽谷的形态特征及冰川堆积物的分布,认为本地区末次间冰期前后有一次活跃的构造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中国第四纪冰期数值年表初步划分
    易朝路
    崔之久
    熊黑钢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5) : 609 - 619
  • [2] 云南点苍山冰川湖泊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意义
    杨建强
    崔之久
    易朝露
    张威
    刘克新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 591 - 597
  • [3] 对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降温值、平衡线下降值与模拟结果的讨论
    施雅风
    [J]. 第四纪研究, 2002, (04) : 312 - 322
  • [4] 中低纬度MIS 3b(54~44 ka BP)冷期与冰川前进
    施雅风
    姚檀栋
    [J]. 冰川冻土, 2002, (01) : 1 - 9
  • [5] 普若岗日冰原及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
    蒲健辰
    姚檀栋
    王宁练
    丁良福
    张其花
    [J]. 冰川冻土, 2002, (01) : 87 - 92
  • [6] 西藏西南部普兰盆地东缘伸展构造初步研究
    陈正乐
    王小凤
    J.F.Ryerson
    尹安
    M.Murphy
    [J]. 地质论评, 1999, (03) : 295 - 300
  • [7] 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的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施雅风
    [J]. 冰川冻土, 1998, (03) : 5 - 16
  • [8] 关于“昆仑-黄河运动”
    崔之久
    伍永秋
    刘耕年
    葛道凯
    庞其清
    许清海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 53 - 59
  • [9] 近2ka来高分辨的连续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古里雅冰芯近2ka记录初步研究
    姚檀栋
    杨志红
    皇翠兰
    焦克勤
    谢超
    L.G.Thompson
    [J]. 科学通报, 1996, (12) : 1103 - 1106
  • [10] 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环境探讨
    施雅风,郑本兴,李世杰,叶佰生
    [J]. 冰川冻土, 1995, (02) : 97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