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能源矿产相互作用及其共存成藏(矿)

被引:34
作者
刘池洋 [1 ]
毛光周 [2 ]
邱欣卫 [3 ]
吴柏林 [1 ]
赵红格 [1 ]
王建强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油; 气; 煤; 铀; 多种能源矿产; 地质催化作用; 生烃演化; 还原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其形成、分布关联密切;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的成因机理和联系纽带。有机油、气、煤所提供的强大的吸附作用、还原环境和络合作用等,对无机铀的沉淀、富集和成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烃类生成过程中,无机组分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如铀因其特殊的原子结构,具有独特良好的配位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络合催化及氧化还原催化特性。铀的存在,为生物的繁殖提供能量,使之勃发繁衍,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可导致烃源岩在温度较低阶段液态烃提前生成,并使总烃产量增加;同时在高温阶段可减缓有机质过度成熟,利于所生烃类的保存。铀应为低(未)熟油、气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少量烃类的提前生成和运移,可使成岩早期阶段孔渗性能良好的储层较大范围变为亲油性,为后期大规模生成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即使是致密储层也有形成大规模商业油气藏(田)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铀对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D].毛光周.西北大学.2009, 02
[2]  
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D].吴柏林.西北大学.2005, 03
[3]   铀对(Ⅱ型)低熟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 [J].
毛光周 ;
刘池洋 ;
张东东 ;
邱欣卫 ;
王建强 ;
刘宝泉 ;
刘静江 ;
曲少东 ;
张参 ;
邓煜 ;
王飞飞 .
地质学报, 2012, 86 (11) :1833-1840
[4]   铀对Ⅰ型低熟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 [J].
毛光周 ;
刘池洋 ;
刘宝泉 ;
张东东 ;
邱欣卫 ;
王建强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2) :172-181
[5]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低渗油藏成藏过程 [J].
罗晓容 ;
张刘平 ;
杨华 ;
付金华 ;
喻建 ;
杨飏 ;
武明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770-778+837
[6]   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区划和盆地类型 [J].
刘池洋 ;
邱欣卫 ;
吴柏林 ;
赵红格 .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04) :412-418
[7]   含铀物质对褐煤有机质热模拟生烃的影响 [J].
卢红选 ;
孟自芳 ;
李斌 ;
李相博 ;
郑民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6) :718-720
[8]  
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J].刘池洋;邱欣卫;吴柏林;赵红格;.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S1
[9]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漂白现象与天然气逸散的关系.[J].马艳萍;刘池洋;赵俊峰;黄雷;喻林;桂小军;房建军;王建强;.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S1
[10]   多种能源矿产赋存与盆地成藏(矿)系统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谭成仟 ;
王建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