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南京葫芦洞缺失现代沉积的一个重要原因:盐效应?——与同一气候条件下安徽蓬莱仙洞的对比观测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伟
[1
]
段武辉
[2
]
吴江滢
[1
]
谭明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南京葫芦洞;
安徽蓬莱仙洞;
洞穴观测;
水文地球化学;
盐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南京葫芦洞石笋末次冰期气候记录闻名于世,但至今葫芦洞未见全新世石笋,且缺失现代碳酸盐沉积,这个问题多次被同行提起。通过与同一气候条件下现代沉积作用旺盛的安徽蓬莱仙洞进行了近一个水文年的水文地球化学对比研究,从监测数据分析获知,两洞穴滴水中阳离子浓度以及其他许多地球化学指标的差异并不大,但葫芦洞滴水的SO42-和Cl-含量均比蓬莱仙洞的高一个数量级。室内模拟实验也表明,滴水中加入SO42-和Cl-将使碳酸钙溶解度显著增加。综合这些结果,提出"盐效应"很可能就是南京葫芦洞缺失现代碳酸盐沉积的一个重要原因,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葫芦洞缺失全新世石笋的可能机理。目前中国许多洞穴由于缺乏现代沉积致使沉积景观逐渐老化,本文报道的分析方法对认识其中的原因机理具有一定意义,但其结论仍需接受更加严谨的观测和实验的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