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

被引:7
作者
曾长秋 [1 ]
邱荷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湖南理工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大学时代; 人的自由; 幸福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马克思大学时代写作的诗歌和博士论文主要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自由与幸福的思考。1835年至1837年上半年,马克思主要受康德-费希特哲学的影响,重视人的意志自由,侧重从精神层面来考虑人的自由与幸福。从1837年下半年开始,马克思逐渐转向黑格尔哲学,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现实因素和辨证思想,论述了"定在"中的人的自由与幸福。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蕴含着其成熟幸福观的根本主旨:人本主义的原则;预示着其成熟幸福观的科学本质:唯物史观的和辨证的;孕育着马克思成熟幸福观的核心命题:人的自由是幸福的本质。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关系 [J].
陈一壮 ;
谢新 .
湖南社会科学, 2012, (03) :1-6
[2]   宁静? 抑或自由?——试析伊壁鸠鲁幸福观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J].
罗晓颖 .
现代哲学, 2011, (06) :25-28+64
[3]   试论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轨迹 [J].
马瑞丽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 24 (03) :13-18
[4]  
西方幸福论.[M].冯俊科; 著.中华书局.2010,
[5]  
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M].(美) 佩弗 (Peffer;R.G.) ;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英) 伯尔基;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马克思的生态学.[M].(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著;刘仁胜;肖峰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康德哲学诸问题.[M].邓晓芒;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9]  
马克思传.[M].(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McLellan)著;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  
西方哲学史.[M].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