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研究附视频
被引:26
作者:
栗云召
[1
,2
]
于君宝
[1
]
韩广轩
[1
]
王永丽
[1
,2
]
张志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滨海湿地生态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岸线变化;
遥感;
面积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 [海岸地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黄河三角洲的Landsat TM/ETM+影像(1989~2009年)为数据源,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岸线与面积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989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形状及长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北部的刁口河流路区岸线向内陆蚀退明显;清水沟流路区的岸线整体向海域推进,部分区域有蚀退现象;神仙沟流路区主要为人工海堤,岸线变化不大。黄河三角洲的整体面积在1989~2009年处于增加中,但2006~2009年,面积变化为负值。从淤蚀情况来看,1989~2009年,黄河三角洲的淤蚀强度经历了"和缓-剧烈"的过程。这说明20年来黄河三角洲整体上处于增长发育中,但2006年后三角洲整体上呈现蚀退现象,同时黄河三角洲的淤蚀情况变得比以往更剧烈,意味着更强的海陆交汇作用和岸线变化。黄河的入海流路、水沙量、降水量等是影响三角洲岸线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人工堤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海岸线的稳定。对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区域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