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62
作者
李蕊蕊
赵伟
陈静
机构
[1] 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区位熵; 空间分布; 福建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运用定量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宏观区域分布、行政市域分布以及流域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地理环境分析和基于市域尺度的空间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福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等级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形;类型结构以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项目为主;空间结构特征在数量上,以闽南地区为主,闽中地区次之,闽东、闽北、闽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较少。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区位熵福州比较高,曲艺则是高度集中于厦门,民间文学集中分布于泉州,传统舞蹈与传统音乐则分别集中于三明和龙岩;在密度上表现为厦门、莆田、泉州三地市较高。此外福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具有流域指向性。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因素、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完善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名录体系,强化文化空间的保护,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等创新途径,将是未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核心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苏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研究 [J].
吴媛媛 ;
颜节礼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5) :157-162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程乾 ;
凌素培 .
地理科学, 2013, 33 (10) :1166-1172
[3]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J].
戴其文 ;
刘俊杰 ;
吴玉鸣 ;
徐伟 .
资源科学, 2013, 35 (05) :1104-1112
[4]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 [J].
彭伟 ;
甘萌雨 ;
张永贺 .
池州学院学报, 2012, 26 (06) :69-71
[6]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 [J].
袁少雄 ;
陈波 .
热带地理, 2012, 32 (01) :94-97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桂林为例 [J].
黄跃平 .
社会科学家, 2011, (02) :159-161
[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J].
徐赣丽 .
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4) :173-180
[1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 [J].
卢艳 ;
徐建华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2, (03)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