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普通小学数据的分析

被引:7
作者
成刚 [1 ]
孙晓梁 [2 ]
孙宏业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
[2] 北京市十一学校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G526.7 [教育财政];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义务教育多元化筹资问题逐步转移到各级政府财政关系如何组合才能最好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上来。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义务教育作为典型的地方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果更好,但实证研究对此仍然缺乏一致的结论。究竟是正在全国推广的"省管县"所代表的分权体制,还是"新机制"的省级统筹体现的集权趋势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化?在基于浙江省2005—2009年小学校级数据和区县数据分析后,发现:分权明显的"省管县"财政体制并不能有效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而集权取向的"新机制"能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虽然浙江省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比例不高,但城乡差异不大,说明县级政府在近年来向农村倾斜经费,且主要用于保障学校运转,人员经费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差距来源于非财政性的经费。此外,城乡小学公用经费的差距因为"新机制"关于公用经费的规定得到了显著改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建立促进了教育均衡。因此,应适度提高省级政府的财政统筹分配权,科学制定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保障水平,逐步抬高底线。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近十年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述评 [J].
刘远碧 ;
邓泽军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4) :88-91
[2]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革与城乡差距——基于199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宗晓华 ;
丁建福 .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33 (11) :50-56
[3]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投入体制研究 [J].
成刚 .
教育科学研究, 2011, (06) :17-20
[4]   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差异研究 [J].
田志磊 ;
袁连生 ;
张雪 .
教育与经济, 2011, (02) :43-48
[5]   省以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基础教育供给——基于1994-2001年江西省县级数据的分析 [J].
成刚 ;
萧今 .
教育与经济, 2011, (01) :30-36
[6]   经济分权与县域经济增长:以浙江省为例 [J].
卢新波 ;
黄滕 ;
郑建明 .
财经论丛, 2011, (01) :3-8
[7]   财政分权对教育服务提供效果的影响 [J].
郑磊 .
财经科学, 2010, (11) :108-115
[8]   为什么财政教育投入达不到占GDP百分之四的目标:一个基于跨省多年度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 [J].
张光 ;
江依妮 .
公共行政评论, 2010, 3 (04) :68-84+203
[9]   上海市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均衡性问题研究(2000-2006) [J].
林挺进 ;
张树剑 ;
时帅 .
复旦教育论坛, 2009, 7 (06) :60-66
[10]   阶层差距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几所初中的调查 [J].
吴春霞 ;
宋伟琦 .
教育科学 , 2009,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