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运行机制、绩效与逻辑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26
作者
王劲屹
机构
[1]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布罗代尔钟罩效应; 多重制度逻辑; 社会嵌入理论; 罗尔斯正义原则;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81224.002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针对农地流转问题,本文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布罗代尔钟罩效应,政府元场域发出的政策信息波,在乡村场域会遇到"政策变通",从而形成"基波耦合,谐波屏蔽"效应,可尝试用此框架解读当前的中国经验。通过实地走访广东江门各乡镇"三资"平台,采访出租方、承租方、村委会等利益相关方,勾勒出一幅农地流转的"全景图像",发现其生成结构与乡村场域是同构的,功能也异化为"场外交易,场内交割"。作为另外一种尝试,课题组自建农地流转电商平台并投入运作,发现当前的农地流转无法真正市场化。其内在缘由是,受制于农地制度的初始安排,流转须借助第三方(村委会)实施,而处于双重代理关系中的村委会受到科层、乡村和政府等多重制度逻辑影响,以致农地流转无法发展成统一的市场,而是演化出一个个分散的"布罗代尔钟罩",市场竞争机制则屏蔽于钟罩之外。鉴于农地流转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从社会学视角重新加以审视,当前的农地流转是"嵌入"到乡村社区关系之中的礼俗式流转。如果按政府偏好强行实施规模化流转,布罗代尔钟罩将会变形破裂,乡村社区面临"脱嵌"危机,这就涉及正义问题。最后,本文尝试用罗尔斯正义原则检视我国农地流转的逻辑起点,指出必须首先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不能从效率角度片面追求规模化,从而为今后的政策制订奠定切入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2+175 +175-17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潜在风险与完善措施——基于产权配置与产权公共域视角 [J].
吴一恒 ;
徐砾 ;
马贤磊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8) :46-63
[2]   如何有针对性地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基于苏、桂、鄂、黑四省(区)99村、896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冀县卿 ;
钱忠好 .
管理世界, 2018, 34 (03) :87-97+183
[3]   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乡村秩序整合 [J].
黄增付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1) :94-105+163
[5]   地方性知识与政策执行成效——环境政策地方实践的双重话语分析 [J].
钟兴菊 .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14 (01) :38-48+155
[6]   政府干预农地流转市场会加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吗?——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调研 [J].
张建 ;
冯淑怡 ;
诸培新 .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14 (01) :104-116+158
[7]   “回应式创新”:多重制度逻辑下的政府组织变迁——以广东省J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创建过程为例 [J].
谭海波 ;
赵雪娇 .
公共管理学报, 2016, 13 (04) :16-29+152
[8]   浮动的保障线:农村低保政策的变通执行 [J].
刘圣中 ;
王晨 .
农村经济, 2016, (09) :84-90
[9]   城镇住房、农地依赖与农户承包权退出 [J].
王常伟 ;
顾海英 .
管理世界, 2016, (09) :55-6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