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

被引:129
作者
闻学泽 [1 ,2 ]
杜方 [2 ]
易桂喜 [2 ]
龙锋 [2 ]
范军 [2 ]
杨攀新 [1 ]
熊仁伟 [1 ]
刘晓霞 [1 ]
刘琦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活动构造带; 地震空区; GPS形变场; 地震活动性; 地震危险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川滇交界东段NE向昭通、莲峰断裂带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了解该断裂带是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危险背景,我们基于区域活动构造与动力学、重新定位的小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历史地震破裂区、GPS形变场、现代地震活动及其参数图像等多学科的信息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昭通、莲峰断裂带是川滇-华南活动块体/地块边界带的一部分,也是活动及变形的大凉山次级块体与相对稳定的华南地块之间的边界带;结构上表现为2个平行展布、朝南东推覆的断裂带,现今运动为带有显著逆冲分量的右旋走滑性质.沿昭通断裂带无大地震的时间至少为1700余年,目前存在地震空区.GPS变形图像反映昭通、莲峰断裂带已不同程度闭锁.另外,昭通断裂带的鲁甸附近以及莲峰断裂带的南段分别存在异常低b值区或高应力区.已由低b值区和小震空白区识别出昭通断裂带上的鲁甸—彝良之间存在高应力闭锁段,并估计出其潜在地震的最大矩震级为MW7.4.本研究因此认为昭通断裂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而莲峰断裂带的危险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361 / 33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古代昭通地区政区设置及变迁略考 [J].
吴喜 ;
李祥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3 (01) :6-10
[2]   川南马边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 [J].
易桂喜 ;
闻学泽 ;
张致伟 ;
龙锋 ;
阮祥 ;
杜方 .
地震地质, 2010, 32 (02) :282-293
[3]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震间形变 [J].
杜方 ;
闻学泽 ;
张培震 ;
王庆良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1) :2729-2738
[4]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J].
张培震 ;
闻学泽 ;
徐锡伟 ;
甘卫军 ;
王敏 ;
沈正康 ;
王庆良 ;
黄媛 ;
郑勇 ;
李小军 ;
张竹琪 ;
马胜利 ;
冉勇康 ;
刘启元 ;
丁志峰 ;
吴建平 .
科学通报, 2009, (07) :944-953
[6]   川西安宁河断裂上的地震空区 [J].
闻学泽 ;
范军 ;
易桂喜 ;
邓一唯 ;
龙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7) :797-807
[7]   新生的大凉山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段的裁弯取直 [J].
何宏林 ;
池田安隆 ;
何玉林 ;
东乡正美 ;
陈杰 ;
陈长云 ;
田力正好 ;
越後智雄 ;
冈田真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5) :564-574
[8]   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运动特征及模式的讨论 [J].
何宏林 ;
池田安隆 .
地震学报, 2007, (05) :537-548+560
[9]   由地震活动参数分析龙门山-岷山断裂带的现今活动习性与强震危险性 [J].
易桂喜 ;
闻学泽 ;
王思维 ;
龙锋 ;
范军 .
中国地震, 2006, (02) :117-125
[10]   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断裂运动组合及地震分段特征 [J].
张世民 ;
聂高众 ;
刘旭东 ;
任俊杰 ;
苏刚 .
地震地质, 2005, (02) :2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