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被引:12
作者
王燕
谭凯旋
刘顺生
陈梦熊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2]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长沙广东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
[3] 广州
[4] 长沙
[5] 北京
关键词
风化壳;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红土型金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红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金的溶解迁移与沉淀富集机理进行了分析。红土型金矿风化壳剖面具有分带性 ,金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铁 (硅铝 )质硬壳层、杂色粘土层中。金以自然金为主 ,主要呈显微、次显微状被褐铁矿、蒙脱石、高岭石及伊利石等矿物所吸附 ,金的成色较高。红土型金矿的形成受干、湿交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控制 ,并与基底构造 (特别是断裂构造 )密切相关。金主要以AuCl-4、Au(S2 O3 ) 3 -2 等络合物溶解和迁移 ,还原作用是金沉淀富集的重要因素。建立了红土型金矿的综合成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32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广西镇圩式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J].
陈大经 ;
杨明寿 ;
张永林 .
矿床地质, 2001, (03) :251-258
[2]   再论蛇屋山红土型金矿的成因 [J].
李松生 .
矿床地质, 1998, (02) :19-29
[3]   中国红土型金矿床研究综述 [J].
曹新志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1) :51-55
[4]   金在红土化过程中的迁移特征 [J].
洪汉烈 .
黄金, 1997, (07) :3-7
[5]   红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评价标志 [J].
陈大经 ;
杨明寿 .
矿产与地质, 1996, (02) :2-9
[6]   湖北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J].
虞人育 .
矿床地质, 1994, (01) :28-37
[7]  
贵州西南部红土型金矿[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王砚耕等著, 2000
[8]  
矿物及有关化合物热力学数据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林传仙等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