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兴地断裂带前寒武纪构造—岩浆—变形作用特征及其年龄

被引:52
作者
邓兴梁 [1 ,2 ]
舒良树 [1 ]
朱文斌 [1 ]
马东升 [1 ]
王博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矿床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塔里木油田指挥部
关键词
前寒武纪; 构造—岩浆作用; 年岭测定; 运动学分析; 兴地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发生在塔里木北缘兴地断裂带的多期构造—岩浆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三件前寒武纪火成岩样品进行了 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对兴地断裂带韧性变形构造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表明,兴地断裂带至少经历了4期地质构造演化;其中,前寒武纪有两期。第一期发生在前南华纪,以强烈的挤压褶皱、韧性剪切变形和岩浆活动为特色;第二期发生在南华纪—震旦纪,以广泛发育的双峰式火成岩、复式岩流和基性岩墙群为特征,伴随大规模冰川作用和地壳沉陷,对应 Rodinia 超大陆的裂解。LA-ICP-MS 法锆石 U-Pb 年龄测定表明,辉长岩中的俘获锆石保留了3114±20Ma、2509±42Ma、1916±36Ma 等多期古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信息,揭示研究区深部存在一个中-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的基底。双峰式火成岩测年数据证实,区内在820~800Ma(花岗岩脉,798±7Ma;辉长辉绿岩墙,816±15Ma)发生过强烈的裂谷—岩浆活动。根据构造交切关系,兴地断裂带发生过两期前南华纪韧性变形;变形时代尚不清楚。运动学分析表明,第一期为朝北逆冲的推覆变形,第二期为右旋走滑变形。南华纪以来,区域变质和韧性变形微弱,为韧脆性变形。
引用
收藏
页码:2800 / 28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塔里木北缘前寒武基底隆升剥露史: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朱文斌
    张志勇
    舒良树
    万景林
    卢华复
    王胜利
    杨伟
    苏金宝
    [J]. 岩石学报, 2007, (07) : 1671 - 1682
  • [2] 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
    李锦轶
    王克卓
    李亚萍
    孙桂华
    褚春华
    李丽群
    朱志新
    [J]. 地质通报, 2006, (08) : 895 - 909
  • [3]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
    李锦轶
    何国琦
    徐新
    李华芹
    孙桂华
    杨天南
    高立明
    朱志新
    [J]. 地质学报, 2006, (01) : 148 - 168
  • [4] “国际地层表”与GSSP附视频
    章森桂
    严惠君
    [J]. 地层学杂志, 2005, (02) : 188 - 204
  • [5] 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的主要问题
    李锦轶
    徐新
    [J]. 新疆地质, 2004, (02) : 119 - 124
  • [6] 塔里木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底层序与组合:颗粒锆石U-Pb年龄新证据
    郭召杰
    张志诚
    刘树文
    李惠民
    [J]. 岩石学报, 2003, (03) : 537 - 542
  • [7]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
    卢华复
    陈楚铭
    刘志宏
    贾东
    王国强
    贾承造
    [J]. 石油学报, 2000, (03) : 18 - 24+108
  • [8] 新疆塔里木北缘首次发现33亿年的岩石
    胡霭琴
    格雷姆·罗杰斯
    [J]. 科学通报, 1992, (07) : 627 - 630
  • [9] 天山地质构造及演化史
    张良臣
    吴乃元
    [J]. 新疆地质, 1985, (03) : 1 - 14
  • [10] 库车——柯坪再生前陆冲断带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卢华复,贾承造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