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与黄老之学述论

被引:4
作者
于孔宝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管子学刊》编辑部
关键词
稷下学宫; 前道家; 道家; 黄老学; 诞生;
D O I
10.19321/j.cnki.gzxk.2008.04.008
中图分类号
B223 [道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稷下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文化的交流融合与齐国适宜的社会环境促成了黄老学派在稷下的诞生,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稷下学宫的《黄老帛书》是黄老学派的代表作品。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 [J].
白奚 .
中州学刊, 2003, (01) :134-141+152
[2]   论稷下之学与战国文化中心 [J].
于孔宝 .
中国史研究, 1998, (02) :13-22
[3]   管仲思想对老子道论的影响 [J].
王德敏 .
中国社会科学, 1991, (02) :117-129
[4]   黄老学说新探——黄老学说与齐国政治的关系 [J].
谷方 .
管子学刊, 1989, (04) :68-75
[5]   关于《黄老帛书》之我见 [J].
黄钊 .
管子学刊, 1989, (04) :81-84+16
[6]   《经法》等佚书是田骈的遗著 [J].
董英哲 .
人文杂志, 1982, (01) :120-128
[7]   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 [J].
凌襄 .
文物, 1974, (11) :21-27+44
[8]  
先秦诸子与理学[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蒙文通著, 2006
[9]  
管子四篇诠释[M]. 商务印书馆 , 陈鼓应著, 2006
[10]  
黄老治道及其实践[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张增田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