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磷素的时空变化

被引:18
作者
孙达 [1 ]
黄芳 [1 ]
蔡荣荣 [1 ]
秦华 [1 ]
庄舜尧 [2 ]
张妙仙 [1 ]
曹志洪 [1 ]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林学院森林与土壤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学; 集约经营; 雷竹林; 土壤磷素;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5 [竹];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2006年,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主产区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选取集约经营下不同栽植年限(1,5,10,15 a)的雷竹林以及与未栽雷竹的邻近水田(0 a)采集土样,旨在分析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磷素随雷竹栽植年限和剖面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便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雷竹林土壤磷素随栽植年限增长而增加。0,1,5,10和15 a的10~20 cm土层全磷质量分数分别是0.39,0.58,0.58,0.85和1.57 g.kg-1;有机磷质量分数为130.16,179.83,183.61,209.46和262.79 mg.kg-1;有效磷为6.78,17.41,33.49,100.64和326.36 mg.kg-1。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机磷随着栽植年限的增长而稳步上升;速效磷则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急剧上升。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较小并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更趋下降,表明累积的磷素主要来自大多数还没有被利用而残留的无机磷肥,有机覆盖物对土壤磷素累积的贡献不大。雷竹林土壤全磷、有机磷和有效磷在剖面深度上的分布总体上是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即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底层(20~40 cm)。然而在10 a以前,土壤全磷呈现两头高而中间低的分布态势,1~15 a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机磷均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其幅度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扩大。集约经营模式虽然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土壤中大量磷素的累积既是资源的浪费又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应调整施肥措施和配方。图3参20
引用
收藏
页码:670 / 6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 [J].
蔡荣荣 ;
黄芳 ;
孙达 ;
秦华 ;
杨芳 ;
庄舜尧 ;
周国模 ;
曹志洪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 (04) :450-455
[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J].
海龙 ;
王平 ;
张仁陟 ;
王玲英 ;
张春红 ;
韩国君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95-99
[3]   南方酸性土壤磷素化学研究进展 [J].
邱燕 ;
张鼎华 .
福建稻麦科技, 2003, (03) :14-17
[4]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J].
杨芳 ;
徐秋芳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02) :3-6
[5]   土壤有机磷形态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J].
李孝良 ;
于群英 ;
陈如梅 .
土壤通报, 2003, (02) :98-101
[6]   雷竹高效栽培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J].
姜培坤 ;
周国模 ;
徐秋芳 .
林业科学, 2002, (06) :6-11
[7]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磷组分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J].
王伯仁 ;
徐明岗 ;
文石林 ;
李冬初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293-297
[8]   不同草甸植被类型下土壤腐殖质及有机磷类型探讨 [J].
裴海昆 ;
朱志红 ;
乔有明 ;
李希来 ;
孙海群 .
草业学报, 2001, (04) :18-23
[9]   鄂南红壤丘陵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J].
蔡崇法 ;
陈家宙 ;
王长荣 ;
胡章程 .
土壤与环境, 2001, (01) :47-50
[10]   丰产雷竹林地土壤养分分析 [J].
姜培坤 ;
俞益武 ;
金爱武 ;
王安国 ;
俞勤民 .
竹子研究汇刊, 2000, (04)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