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上三叠统郎杰学群物源分析

被引:21
作者
李祥辉
曾庆高
王成善
谢尧武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国土资源厅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国土资源厅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拉萨,成都,拉萨
关键词
物源分析; 碎屑三角图解; 地球化学; 阴极发光; 郎杰学群; 上三叠统; 西藏南部;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4.001
中图分类号
P534.51 [三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运用Dickinson三角图解、地球化学和阴极发光方法,对西藏山南琼结和贡嘎地区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郎杰学群砂岩和板岩进行了研究。碎屑成分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物源总体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含有大陆基块和混合区(切割弧)成分。阴极发光照射结果反映,物源区石英主要为变质成因(棕色光),次为深成/火山成因(浅紫兰色—绿色光),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母源区结晶基底可能已经抬升暴露,并且粘附在大陆块上。这些结果暗示,在拉萨地块与印度次大陆之间的新特提斯洋中可能存在一个含造山带的未名地块。
引用
收藏
页码:553 / 5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藏南部郎杰学群碎屑物质来源的古水流证据 [J].
李祥辉 ;
曾庆高 ;
王成善 .
地质论评, 2003, (02) :132-137
[2]   西藏冈底斯构造带中段多岛弧-盆系及其演化 [J].
李光明 ;
冯孝良 ;
黄志英 ;
高大发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4) :38-46
[3]   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沉积-构造演化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李祥辉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537-541
[4]   西藏南部早白垩世雅鲁藏布江古蛇绿岩的识别与讨论 [J].
王成善 ;
刘志飞 ;
何政伟 .
地质学报, 1999, (01) :7-14
[5]   中—新生代西藏冈底斯岛弧演化的节律特征 [J].
温显德 ;
陈清华 .
地学前缘, 1997, (Z2) :113-114
[6]   试论西藏地质幧造分区问题 [J].
王鸿祯 .
地球科学, 1983, (01) :1-8
[7]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喜马拉雅山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王成善等编著, 1999
[8]  
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M]. 地质出版社 , 王成善等著, 1999
[9]  
地质专报[三,12] .2 余光明,和王成善. 地质出版社 . 1990
[10]  
GeologyofHimalayas .2 GansserA. Interscience.Publish ingJohnWesleyandSons .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