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5
作者
张聪
安艳玲
蔡宏
机构
[1] 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生态效应; 赤水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给赤水河流域的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应用2002年的TM影像和2009年的ETM+影像提取赤水河流域的两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赤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比2002年赤水河流域的耕地、草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减少121 945.00hm2、4 455.23hm2和1 156.68hm2,林地及灌丛、居民及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9 572.00hm2、1 619.70hm2和3 788.37hm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2002年的0.316上升至2009年的0.340。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RS与GIS的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LUCC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J].
张鑫 ;
张勇 ;
苏霁康 ;
蒋威 .
经济视角(下), 2013, (02) :94-96+22
[2]   基于遥感影像的湖北省天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刘凤莲 ;
林爱文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 (01) :11-14
[3]   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J].
杨荣芳 ;
赵先进 ;
曾得峰 .
水利水电快报, 2012, 33 (01) :35-38
[4]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张云红 ;
王道杰 ;
江晓波 ;
计伟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3) :102-108
[5]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J].
傅伯杰 ;
周国逸 ;
白永飞 ;
宋长春 ;
刘纪远 ;
张惠远 ;
吕一河 ;
郑华 ;
谢高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6) :571-576
[6]   赤水河流域产业状况与综合流域管理策略 [J].
任晓冬 ;
黄明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2) :97-103
[7]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 [J].
张福庆 ;
陈文波 .
生态学杂志, 2007, (07) :1058-1062
[8]   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对策 [J].
王忠锁 ;
姜鲁光 ;
黄明杰 ;
张琛 ;
于秀波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2) :175-180
[9]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陕北榆林市为例 [J].
杨述河 ;
闫海利 ;
郭丽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6) :49-55
[10]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