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冲击、注意力分配与投资者情绪——基于“沪港通”与“深港通”政策的分析

被引:12
作者
于博
吴菡虹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沪港通; 深港通; 注意力分配; 投资者情绪;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20.01.012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沪港通、深港通双重政策冲击为背景,利用沪港、深港成交量数据及百度指数跟踪沪港、深港交易联动性和投资者注意力分配水平,借助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互联互通政策市场情绪效应以及注意力分配对这一情绪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互联互通政策提高了沪港之间以及深港之间的情绪联动水平;投资者对互联互通政策的注意力分配水平越高,沪港之间以及深港之间情绪联动水平也越高,说明注意力分配对政策效果具有调节作用;对比政策预期阶段和政策实施阶段的情绪联动水平变化,发现投资者注意力分配水平在政策预期阶段更强,导致政策预期对情绪联动水平的影响比政策本身更突出,而注意力衰减效应则导致深港通情绪联动水平弱于沪港通。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股票市场开放政策效应检验——基于2011—2018沪深港股票市场数据的分析 [J].
方先明 ;
陈佳欣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4) :25-34+106
[2]   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J].
毛小丽 ;
王仁曾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 (11) :91-94
[3]   沪港通交易机制下资本市场监管问题研究——以唐某博及其团伙跨境操纵市场案为例 [J].
饶曦 ;
黄荔佳 .
金融教育研究, 2018, 31 (04) :46-52
[4]   媒体关注与成交量:基于百度媒体指数的研究 [J].
张永杰 ;
张昱昭 ;
金曦 ;
沈德华 ;
张维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 38 (03) :576-584
[5]   沪港通背景下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及形成机理 [J].
徐晓光 ;
廖文欣 ;
郑尊信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3) :112-127
[6]   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溢出效应研究 [J].
肖卫国 ;
兰晓梅 .
经济学家, 2017, (02) :84-90
[7]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投资者情绪的传染性分析 [J].
文凤华 ;
杨鑫 ;
龚旭 ;
黄创霞 ;
杨晓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 (03) :623-629
[8]   媒体关注与投资者关注对股票收益的交互作用:基于中国金融股的实证研究 [J].
刘锋 ;
叶强 ;
李一军 .
管理科学学报, 2014, (01) :72-85
[9]   投资者有限关注与股票收益——以百度指数作为关注度的一项实证研究 [J].
俞庆进 ;
张兵 .
金融研究, 2012, (08) :152-165
[10]   选择性关注、鸵鸟效应与市场异象 [J].
权小锋 ;
洪涛 ;
吴世农 .
金融研究, 2012, (03) :1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