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湿地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180
作者
王维奇 [1 ,2 ,3 ]
徐玲琳 [3 ]
曾从盛 [1 ,2 ,3 ]
仝川 [1 ,2 ,3 ]
张林海 [1 ,2 ,3 ]
机构
[1]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C、N、P;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植物; 土壤; 闽江河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功能的重要特征。以闽江河口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var.brevifolius)湿地为对象,开展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系统的C、N、P季节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和短叶茳芏植物活体、枯落物和土壤年均C、N、P含量为C>N>P,两种湿地系统C、N含量均为植物活体和枯落物高于土壤,但与土壤P含量大小关系因植物构件差异而不同;芦苇和短叶茳芏植物活体、枯落物和土壤的C、N、P生态化学计量比表现为C∶P>C∶N>N∶P;芦苇湿地C∶N为枯落物>植物活体>土壤,短叶茳芏为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而C∶P和N∶P均为枯落物>植物活体>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可以反映湿地C、N、P交换过程和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不同质地湿地土壤碳、氮、磷计量学及厌氧碳分解特征 [J].
王维奇 ;
仝川 ;
曾从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10) :1369-1374
[2]   不同淹水频率下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J].
王维奇 ;
仝川 ;
贾瑞霞 ;
曾从盛 .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3) :238-242
[3]   闽江河口湿地短叶茳芏氮、磷含量与积累量季节变化 [J].
曾从盛 ;
张林海 ;
仝川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5) :788-794
[4]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叶片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J].
任书杰 ;
于贵瑞 ;
陶波 ;
官丽莉 ;
方华军 ;
姜春明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1899-1906
[5]   不同水淹环境下河口感潮湿地枯落物分解及营养动态 [J].
仝川 ;
刘白贵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18-128
[6]   闽江河口盐沼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特征 [J].
贾瑞霞 ;
仝川 ;
王维奇 ;
曾从盛 .
湿地科学, 2008, 6 (04) :492-499
[7]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J].
王绍强 ;
于贵瑞 .
生态学报, 2008, (08) :3937-3947
[8]   闽江河口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J].
张林海 ;
曾从盛 ;
仝川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2) :25-33
[9]   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常见种叶片N、P化学计量学特征 [J].
高三平 ;
李俊祥 ;
徐明策 ;
陈熙 ;
戴洁 .
生态学报, 2007, (03) :947-952
[10]  
闽江河口湿地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剑秋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