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对大脑可塑性影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7
作者
蒋瑞姝
胡昔权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1002 ;
摘要
<正>脑卒中后肢体常残留运动功能障碍,以偏瘫、共济失调及痉挛最为多见。目前运动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但脑卒中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普遍认为大脑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和功能重组(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理论是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但很少有专业信息揭示脑激活的改变和运动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脑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学应用 [J].
罗珊 ;
张旭 .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7, 30 (06) :353-356
[2]   脑梗死患者手运动功能区fMRI研究 [J].
傅悦 ;
张云亭 ;
张权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 (07) :648-652
[3]   脑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J].
陈自谦 ;
倪萍 ;
肖慧 ;
叶友强 ;
钱根年 ;
杨熙章 ;
王锦良 ;
许尚文 ;
聂玫 ;
宋宇 ;
张碧云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12) :838-843
[4]   正常人三种模式手指运动时脑激活区域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J].
李艳 ;
刘世文 ;
曹丽华 ;
张暹东 ;
张晓莉 ;
吕政 ;
蔺勇 ;
姜义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06) :17-21
[5]   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预后的评价 [J].
李坤成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3, (01) :52-55
[6]   功能性核磁共振对脑卒中评估的作用 [J].
董莘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3) :1882-1883
[7]  
A longitudinal fMRI study: in recovering and then in clinically stable sub-cortical stroke patients[J] . Neuroimage . 2004 (3)
[8]   Motor rehabilitation and brain plasticity after hemiparetic stroke [J].
Schaechter, JD .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004, 73 (01) :61-72
[9]   Contribution of the ipsilateral motor cortex to recovery after chronic stroke [J].
Werhahn, KJ ;
Conforto, AB ;
Kadom, N ;
Hallett, M ;
Cohen, LG .
ANNALS OF NEUROLOGY, 2003, 54 (04) :464-472
[10]  
Motor recovery after stroke: Lessons from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J] . Thirumala,Hier,Patel.Neurological Research . 20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