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亚早期人类生态环境的重建

被引:6
作者
黄慰文
侯亚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2] 不详
关键词
古生态环境; 东亚; 莫氏线; 第四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88 [人类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东亚早期人类生态环境重建中流行的“莫氏线”理论将东亚(包括东南亚)视为第四纪全球环境频繁、激烈和迅速变化的例外。这个主要建立在化石哺乳动物群基础上的假说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符合近二三十年来中国黄土、西太平洋边缘海等领域研究所揭示的东亚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性质和特点。东亚早期人类生态环境重建工作的滞后不仅妨碍了考古学家对旧大陆早期人类和文化发展格局的研究,也不利于整个第四纪研究的发展。加强考古学与第四纪研究其它领域的沟通、配合和合作,是整个第四纪研究的共同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发现于安徽繁昌早更新世早期的人类活动证据 [J].
金昌柱 ;
郑龙亭 .
第四纪研究, 1998, (04) :368-368
[2]   与亚洲古季风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 [J].
卢演俦 ;
丁国瑜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205-212
[3]   亚洲季风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两极冰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时代耦合性 [J].
刘东生 ;
郑绵平 ;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194-204
[4]   上新世末~更新世初西太平洋变冷事件及其古气候意义 [J].
王律江 .
第四纪研究, 1996, (04) :300-309
[5]   用裂变径迹法测定广西百色旧石器遗址的年代 [J].
郭士伦,郝秀红,陈宝流,黄慰文 .
人类学学报, 1996, (04) :347-350
[6]   南沙海区盛冰期的气候问题 [J].
汪品先,翦知 ,刘志伟 .
第四纪研究, 1996, (03) :193-201
[7]   末次盛冰期中国海古地理轮廓及其气候效应 [J].
谢传礼,翦知湣,赵泉鸿,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6, (01) :1-10
[8]   晚更新世末期黄、渤海陆架沙漠化环境的形成 [J].
赵松龄,于洪军 .
第四纪研究, 1996, (01) :42-47
[9]   黄土中的沉积-成壤事件与第四纪气候旋回 [J].
郭正堂 ;
丁仲礼 ;
刘东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01) :56-59
[10]   西太平洋边缘海对我国冰期干旱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J].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