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PM不同组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

被引:22
作者
刘芳盈 [1 ]
丁明玉 [2 ]
王菲菲 [2 ]
李杰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燃煤细颗粒物; PM2.5; 血管内皮细胞; EA.hy926; 细胞毒性; MTS;
D O I
10.13198/j.res.2011.06.100.liufy.002
中图分类号
R114 [卫生毒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5 ;
摘要
采用MTS法评价燃煤PM2.5不同组分对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的细胞毒性.以大同散煤为样品煤,在实验室采用固定源稀释通道采集燃煤PM2.5,提取燃煤PM2.5全颗粒物、无机组分及有机组分,分别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进行染毒,采用MTS法检测PM2.5不同组分对EA.hy92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PM2.5全颗粒物、无机组分及有机组分均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在相同染毒剂量组内,有机组分的活性抑制影响显著高于全颗粒物和无机组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全颗粒物和无机组分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M2.5的来源和组分是影响其细胞毒性的重要因素,燃煤PM2.5不同组分均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内皮损伤是PM2.5致心血管毒性的可能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84 / 6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大气细颗粒物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研究 [J].
解玉泉 ;
陈大年 ;
王邦宁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 26 (01) :57-61
[2]   上海市区大气细颗粒物不同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J].
赵金镯 ;
高知义 ;
宋伟民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 26 (04) :353-357+361
[3]  
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J]. 张楚莹,王书肖,赵瑜,郝吉明.环境科学. 2009(07)
[4]   大同市秋季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及来源解析 [J].
张仁健 ;
石磊 ;
荆俊山 ;
朱凌云 ;
张怀德 ;
胡良温 .
中国粉体技术, 2009, 15 (02) :7-9
[5]   烹调油烟提取物和燃煤颗粒物对豚鼠肺泡巨噬细胞自由基的体外诱导作用 [J].
闫洪涛 ;
刘君卓 ;
孔祥环 ;
卢景芬 ;
潘小川 ;
杨新军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 (02) :73-75
[6]   银川市PM2.5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J].
樊曙先 ;
樊韬 ;
严培君 ;
郑有飞 ;
金国兴 ;
陈式功 .
中国沙漠, 2006, (02) :291-294
[7]   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心血管内皮细胞NOS的影响 [J].
张蕴晖 ;
丁佳玮 ;
曹慎 ;
阚海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42-145
[8]   沙尘与非沙尘PM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J].
王菲菲 ;
郑灿军 ;
郭新彪 .
卫生研究, 2006, (01) :26-30
[9]   上海市吴淞地区大气PM2.5两种提取成分的细胞毒性研究 [J].
王伟 ;
程硕 ;
谈明光 ;
陆文忠 ;
童永彭 ;
张桂林 ;
李燕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5, (04) :299-302
[10]   PM颗粒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J].
董晨 ;
宋伟民 ;
施烨闻 .
卫生研究, 2005, (02) :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