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构造演化及油气关系

被引:22
作者
张小兵 [1 ,2 ]
吕海涛 [3 ]
赵锡奎 [4 ]
李坤 [2 ]
何建军 [5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3]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四川教育学院
[5] 成都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关键词
古构造; 构造演化;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奥陶系是塔河油田的主要产层。构造演化及古构造研究认为,中下奥陶统在加里东Ⅱ幕期表现为一北东向较宽缓的鼻凸,高点在现今轮台断裂附近;海西早期构造轴向转为北北西,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早期,表现为一由近北西向、北东向斜坡组成的、轴向为北东向的缓顶式直角状凸起;喜马拉雅晚期到现今,该区受西部应力作用和区域翘倾结果,南部轴线保持呈北东向不变,而北部轴线由西往东迁移,构造高点也由北向南迁移。加里东中晚期构造、岩溶及成岩等作用,为塔河油田第一次油气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受海西早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先期油藏被破坏并在局部地区形成重质油藏,同时为海西晚期的油气充注提供了储集空间;印支期以来,该区的成藏系统主要以整体调整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J].
贾存善 ;
王延斌 ;
顾忆 ;
黄继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4) :384-388+393
[2]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成藏史与成藏机制 [J].
丁勇 ;
晏银华 ;
顾忆 ;
李新民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478-479+453
[3]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大型油气藏形成条件 [J].
林忠民 .
地质论评, 2002, (04) :372-376
[4]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系统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J].
傅强 ;
刘永斗 ;
李瑞军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0) :1420-1424
[5]   塔河油田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J].
云露 ;
蒋华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768-775
[6]   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彭守涛 ;
何治亮 ;
丁勇 ;
张涛 ;
夏东领 ;
汲生珍 ;
云金表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2) :108-114
[7]   塔河大油田新领域的勘探实践 [J].
翟晓先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51-761
[8]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划分 [J].
王传刚 ;
王铁冠 ;
张卫彪 ;
何发歧 .
沉积学报, 2006, (06) :901-909
[9]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J].
漆立新 ;
云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1-12
[10]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作用模式及控制因素 [J].
周江羽 ;
吕海涛 ;
林忠民 ;
吴冲龙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6) :547-550